[发明专利]智能超表面辅助大规模MIMO相关信道的容量分析与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2119.2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梁霄;方文浩;赵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456;H04B17/391;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表面 辅助 大规模 mimo 相关 信道 容量 分析 优化 方法 | ||
1.智能超表面辅助大规模MIMO相关信道的容量分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部署具有N个反射单元的智能超表面建立辅助链路,协助K个单天线用户与多天线基站间的上行通信,所述基站具有M根天线;分别获取用户到智能超表面、智能超表面到基站的信道均值、空间相关矩阵;获取用户到基站直达径的空间相关矩阵;
步骤2、假设相干符号数为τc,预留其中的τp个符号用于信道估计;K个用户同时发射相互正交的导频序列,其中导频序列长度为τp,满足τp≥K,由基站做信道估计,获取每个用户到基站总的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3、在上行数据传输阶段,用户发射数据信号,分别经过直达链路和智能超表面辅助链路到达基站,基站利用估计的信道,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
步骤4、利用“使用然后忘记信道状态信息”定界方法,获取上行遍历容量下界的闭合表达式;
步骤5、以最大化用户和速率为准则,利用信道的统计信息,使用交叉熵方法计算最优的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系数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超表面辅助大规模MIMO相关信道的容量分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相关的瑞利信道模型,第k个用户到基站的直达径信道向量dk可表示成:
其中Rd,k分别表示第k个用户到基站直达径的信道均值向量与基站侧相关矩阵;表示具有零均值、协方差矩阵为∑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
采用相关的莱斯信道模型,第k个用户到智能超表面的信道向量fk与智能超表面到基站的信道矩阵G分别表示成:
其中Rf,k分别表示第k个用户到智能超表面的信道均值向量和智能超表面接收侧相关矩阵;分别表示智能超表面到基站的信道均值、智能超表面发射侧相关矩阵、基站侧相关矩阵;其中表示计算矩阵的克罗内尔积;
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系数矩阵Φ为:
θn表示智能超表面的第n个反射单元的相移,n∈[1,2,…,N],其取值集合为Sθ={0,Δθ,…,(2B-1)Δθ},B是智能超表面相位量化的比特数,相位间隔表示为其中diag(·)表示对向量创建对角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超表面辅助大规模MIMO相关信道的容量分析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每一个相干块内,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系数矩阵保持不变,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Yp为:
其中,表示第k个用户到基站总的信道,hk=dk+GΦfk,pk为第k个用户的发射功率,为第k个用户发射的导频序列,满足为独立同分布的噪声矩阵,每个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分布;(·)T表示计算矩阵的转置;
为了让表达式更加简洁,定义下面四个辅助矩阵T1,k、T2,k、T3和T4,k:
信道hk的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tr(·)、(·)H分别表示计算计算矩阵的迹和共轭转置;
定义以下三个辅助矩阵W1,k、W2,k和Zk:
定义下面两个辅助标量c1,k和c2,k:
基站获得信道hk的观测向量为:
其中(·)*表示取向量或矩阵的共轭转置;
然后,基站使用LMMSE估计器获得信道hk的估计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M表示M阶的单位矩阵,(·)-1表示对矩阵求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1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