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疾病诊断目的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2056.0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君;孙承业;樊晶光;李海蛟;张宏顺;丁春光;代静;郑敏;程娟;赵文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5 | 代理人: | 陈月福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诊断 目的 鹅膏毒肽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测样品中的鹅膏毒肽进行检测的操作,所述待测样品由待检样本经蛋白降解处理后制得。该检测方法所使用的待测样品由待检样本经蛋白降解处理后制得,其中通过蛋白降解处理,能够降解蛋白结合态鹅膏毒肽中的蛋白,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态鹅膏毒肽。因此,本发明所使用的待检样品中含有的游离态鹅膏毒肽,由原有游离态鹅膏毒肽以及蛋白结合态鹅膏毒肽释放出的游离态鹅膏毒肽组成,也即,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待检样本中含有的游离态和蛋白结合态的鹅膏毒肽,这能够显著延长鹅膏毒肽的检测窗口期,有效提升鹅膏毒肽的检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诊断目的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蘑菇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蘑菇中毒死亡事件调查数据显示,蘑菇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毒蘑菇中含有鹅膏毒肽,《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90%的蘑菇中毒死亡事件是由蘑菇中含有的鹅膏毒肽引起中毒者急性肝衰竭所致。在已知的鹅膏毒肽中,α-鹅膏毒肽的毒性最强,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鹅膏毒肽类毒素。因此,对α-鹅膏毒肽的毒性和化学特性进行研究,对于蘑菇鹅膏毒肽中毒临床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价值。
《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中毒者生物样本(包括血液、尿液和胃液等)中检出鹅膏毒肽毒素,是蘑菇鹅膏毒肽中毒的重要诊断依据。《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中进一步提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常用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其中,血液、尿液的检测时间窗口分别为进食毒蘑菇后的48h以内和96h以内。
然而,蘑菇鹅膏毒肽中毒的中毒病程可分四个阶段:进食毒蘑菇后有12h的潜伏期,潜伏期结束后患者出现以呕吐和腹泻为特征的首发症状;随后,患者可能进入没有任何症状的假愈期;2天后,患者症状加重,进入医院治疗;之后,患者出现以肝损坏为主的全身症状,进入暴发性肝衰竭期,进入此阶段的严重者可在3-7天死亡,患者病死率高达30-60%。
也就是说,进食毒蘑菇后,中毒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大多在食入毒蘑菇48h后,此时患者血、尿中游离的鹅膏毒肽很可能已经排出体外,导致患者血、尿等生物样品中的鹅膏毒肽因含量低于检测限(LOD,0.5-1μg/L)而无法被检出。因此,现有鹅膏毒肽检测方法的检测窗口期较短,鹅膏毒肽检出率较低,无法准确检测患者生物样品中的鹅膏毒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鹅膏毒肽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鹅膏毒肽检测窗口期较短、检出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
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鹅膏毒肽检测方法对鹅膏毒肽检测窗口期较短、检出率较低的原因在于,现有鹅膏毒肽检测方法仅能针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态鹅膏毒肽进行检测,无法针对结合态鹅膏毒肽,而现有的待测样品制备过程仅能分离到生物样品中的游离态鹅膏毒肽,并没有考虑到生物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形态鹅膏毒肽,例如与蛋白结合后的蛋白结合态鹅膏毒肽。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的鹅膏毒肽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测样品中的鹅膏毒肽进行检测的操作,其中,所述待测样品由待检样本经蛋白降解处理后制得。
其中,对待测样品中的鹅膏毒肽进行检测的方法例如可以是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者LC-MS等常用检测方法。
可选地,所述蛋白降解处理包括蛋白酶水解处理。
可选地,所述待测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取待检样本,与蛋白酶或蛋白酶溶液混合,水解,固相萃取,取洗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附属功能的天桥主梁构造
- 下一篇:车位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