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1773.1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周昊;马翔;刘笑;邓月海;刘宇;吴连东;刘强;王骏;王富民;房凡;汪华剑;陈煜;吴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30011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处理 煤气化 发电 一体 循环系统 | ||
1.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输送装置、垃圾焚烧飞灰输送装置、煤粉燃烧器(3)、烟气飞灰脱除再熔装置(4)、压缩氮气发生装置(5)以及发电机(9);
所述烟气飞灰脱除再熔装置包括除尘部件(41)、水洗部件(42)、飞灰输送管道(43)以及浆液输送管道(44);
所述飞灰输送管道(43)的一端与除尘部件(41)连接设置,另一端与垃圾焚烧飞灰输送装置连接设置;
所述浆液输送管道(44)的一端与水洗部件(42)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煤粉输送装置连接设置;
所述煤粉燃烧器(3)的煤气出口与除尘部件(41)以及水洗部件(42)依次连接设置;所述水洗部件(42)的煤气出口与发电机(9)连接设置;
所述煤粉输送装置的出口以及所述垃圾焚烧飞灰输送装置的出口均与煤粉燃烧器(3)的入口连通设置;
所述煤粉燃烧器(3)的底部设有冷却池(31);
所述压缩氮气发生装置(5)的出口端与煤粉输送装置以及垃圾焚烧飞灰输送装置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输送装置包括连接设置的煤粉储仓(11)以及煤粉输送管道(12),所述煤粉输送管道(12)的自由端与煤粉燃烧器(3)连通设置;所述浆液输送管道(44)的一端与水洗部件(42)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煤粉储仓(11)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储仓(11)的顶端设有喷淋口(111),所述浆液输送管道(44)与所述喷淋口(111)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飞灰输送装置包括连接设置的垃圾焚烧飞灰储仓(21)和垃圾焚烧飞灰输送管道(22);所述垃圾焚烧飞灰输送管道(22)的自由端与煤粉燃烧器(3)连通设置;所述飞灰输送管道(43)的一端与除尘部件(41)连接设置,另一端与垃圾焚烧飞灰储仓(21)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飞灰输送管道(22)包括一体连通设置的第一输送段(221)以及第二输送段(222),所述第二输送段(222)位于煤粉输送管道(12)的内部;所述第二输送段(222)与所述煤粉输送管道(12)共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222)的迎风面设有耐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222)的径向截面积为煤粉燃烧器(3)的喷口面积的3%~5%。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部件(41)与飞灰输送管道(43)之间还连接设置有仓泵。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部件(42)与浆液输送管道(44)之间还连接设置有浆液泵。
10.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及煤气化发电一体的循环系统,所述煤粉燃烧器(3)的温度控制在1500℃以上,所述冷却池(31)中的水温控制在40℃以下,所述煤粉燃烧器(3)中的灰分低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7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