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旁路污泥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0103.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黄承军;董传涛;王翠玉;徐子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朱俊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路 污泥 排放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路污泥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吸附反应池,吸附反应池上设置有反应池进水管、污水进水管、过水孔和反应池出水管,反应池出水管通过进水泵与排泥沉淀池相连接,排泥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泥口和排泥沉淀池出水管,排泥沉淀池出水管和过水孔分别与延时曝气池相连接,延时曝气池上设置有延时曝气池出水管和延时曝气池进水管,延时曝气池出水管与回流沉淀池的进水管相连接,回流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口和回流管,回流管通过污泥回流泵分别与反应池进水管和延时曝气池进水管相连接。利用排放污泥的吸附效果对待处理的废水去除部分COD及难降解有机物,同样面积的沉淀池表面负荷低,沉淀池出水SS低,流程简单,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旁路污泥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池内通过补充氧气利用微生物在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各种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污水处理最广泛应用的方法;近年来A/O法、A/B、A2/O法、氧化沟、SBR等工艺被广泛应用。A/O法、A2/O法、氧化沟工艺没用利用到污泥的吸附效果,沉淀池完成污泥回流及排放污泥的功能,沉淀池的进水需附加排泥水量造成沉淀池表面负荷降低,沉淀池污泥浓度低在排放污泥时要单独设置污泥浓缩池。A/B工艺利用污泥的吸附效应,但A段和B段分设沉淀池,并且污泥压滤的混合水要全部进入A池处理,流程复杂。
人们不断进行改进废水处理的好氧反应工艺,公告号为:CN 104986854 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污泥回流控制系统、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清水区和污泥区组成,该系统产生的剩余进入污泥池后逐渐进入内源呼吸状态,消解部分污泥,不能消解的剩余微生物进入高负荷的厌氧区,重新激发活性。该系统没有污泥排放,但正常的污水处理过程好氧阶段产生的污泥量大,完全依靠厌氧消化处理需设置较大的污泥消化系统。同时污泥消化污泥需进行浓缩提高污泥浓度,该系统直接将好氧池的泥水混合物引入污泥区,澄清的溢流水量大,且将好氧池的溶解氧引入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导致厌氧系统失效,无法实现污泥减量。另外大量的水在该系统循环处理,该发明的成本高,工艺流程长,费用高。
公告号为:CN 107337277 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A2O多点排泥系统及排泥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排列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的出口端,缺氧池的出口端和好氧池的入口端分别安装有排泥装置;需设置三点排泥,且缺氧池的出口端和好氧池的入口端的排泥装置距离近设置重复。排泥过程产生的混合液需全部回到厌氧池,流程复杂。
污水好氧处理的活性污泥菌胶团是活性污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活性污泥在二沉池沉淀,一部分回流好氧池,一部分排放,排放的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没有利用。在处理过程中利用排放污泥的吸附效果将减小好氧负荷,同时减少污水处理过程的产泥量。
因此,研发一种流程简单的高效废水处理能利用排放污泥的吸附效果进而低剩余污泥产量的好氧工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流程简单的高效废水处理能利用排放污泥的吸附效果进而低剩余污泥产量的好氧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路污泥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旁路污泥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吸附反应池,所述吸附反应池上设置有反应池进水管、污水进水管、过水孔和反应池出水管,所述反应池出水管通过进水泵与排泥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排泥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泥口和排泥沉淀池出水管,所述排泥沉淀池出水管和所述过水孔分别与延时曝气池相连接,所述延时曝气池上设置有延时曝气池出水管和延时曝气池进水管,所述延时曝气池出水管与回流沉淀池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流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口和回流管,所述回流管通过污泥回流泵分别与所述反应池进水管和所述延时曝气池进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反应池内要安装混匀装置,所述吸附反应池污泥浓度偏差控制在10%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曝气池溶解氧大于1.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0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调器的回收分配系统和空调器
- 下一篇:无线耳机配对测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