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层设计的高电活性生物膜可控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8551.4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苏荟娟;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设计 活性 生物膜 可控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分层设计的高电活性生物膜可控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悬浮纯菌预消氧
反应体系由反应器、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碳酸盐缓冲溶液的电解液构成。反应器中加入未曝氮气处理的电解液,并加入定量的悬浮纯菌,进行预消氧过程;
2)控制电压先后形成内外层生物膜
先向反应体系中接种电活性微生物,通过调控电压的梯度变化形成电活性生物膜内核;再向反应体系中接种混菌,并设定恒电压形成生物膜外壳;
3)调控微氧环境
向反应体系中充入微量的空气,继续设定恒电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制得分层结构的高电活性微生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悬浮纯菌预消氧过程,其特点在于,使用特定悬浮纯菌(大肠杆菌、醋酸菌等)消氧替代了曝氮气过程;接种过程分为两步,消氧菌与产电菌不共存;密闭性良好的容器可以作为反应器(厌氧瓶,血清瓶等),碳基材料可以作为工作电极(石墨棒、石墨片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等),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可以作为对电极(铂片、不锈钢网等),根据反应器容积的不同可以选择面积不同的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可操作性更强,应用性更广。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控制电压先后形成内外层生物膜过程,其特点在于,选用电活性优异的纯菌作为内层的理想菌种(包括Geobacter anodireducens、Geobactersulfurreducens、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Geobacter lovleyi),并严格控制菌种的接种时间(悬浮纯菌消氧5-10小时后)以及菌种的接种顺序(先接种电活性微生物形成电活性生物膜内核,再接种混菌形成杂菌生物膜外壳),形成的内外层结构分明的生物膜不仅提高了电活性性能,还增强了生物膜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控制电压先后形成内外层生物膜过程,其特点在于,针对接种菌种的不同顺序,控制电路并设置不同的培养电压,设定电压从-0.8V~-0.2V梯度变化形成电活性生物膜内核,设定恒电位0V(Ag/AgCl参比)形成生物膜外壳,通过控制电路电压,高效地形成生物膜的内外层。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调控微氧环境过程,其特点在于,利用微量氧气自动匹配外层辅助产电的非电活性菌层,微量的氧气能够促进好氧菌协助内层电活性微生物进行电子传递,形成致密的高电活性分层混合生物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85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