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8038.5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单;崔龙;李森;宋怀涛;欧阳银涛;苑钧集;屈敬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9 | 代理人: | 宋文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烟气 电磁波 传播 影响 实验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包括燃烧仓,所述燃烧仓上设有移动门,所述燃烧仓的上端设有传递管,所述传递管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加热管。本发明通过该实验平台可根据不同研究实验的需要,在燃烧仓中产生不同烟气,最后经过管道输送到检测仓,模拟出烟气分层的环境。满足了在不同烟气分层环境下的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更加贴合实际火灾环境下的烟雾特性,内部可调节的光学平台能实现电磁波发射、和对接收设备的精准定位,以及烟气剖面分布的测量,为火灾烟气非均匀流场对电磁波传播特性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严谨、经济有效的实验平台,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尺寸火灾模拟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在火灾安全研究领域,对火灾烟气环境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火灾烟气环境中电磁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技术革新主要有两方面:检测设备的革新和实验环境的革新。常见的火灾烟气检测设备有可见光、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等,不同的检测设备对于烟气检测的利弊不同,研究火灾烟气环境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可为开发火场烟气环境下的成像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一般的火灾烟气实验研究中,通常构建均匀烟气环境模拟平台或模拟构建全尺寸烟气走廊或全尺寸烟气房间进行实验,但全尺寸实验操作难,成本高,可重复性差,且很难全面体现实际火灾烟气的变化规律,若模拟构建小尺寸实验,空间较小,试验下无法在内部放置火源产生烟气,同时,大部分仪器无法承受火源的高温;另一方面,若采用烟饼模拟烟雾,则不能模拟火灾烟气的非均匀流场现象,由于火灾烟气存在分层现象,会对烟气环境下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产生影响,而火灾烟气的分层现象会受到烟气温度、空气流动的影响。现有实验环境虽然可以模拟火灾现场的建筑尺寸和结构等特点,但是对烟气运动速率、烟气浓度、烟气温度的变化模拟不足,只能通过改变燃料种类或火源位置等方式控制烟气变化,不足以模拟复杂多变的火场烟气环境,无法全面的体现火灾烟气变化的规律。因此需要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烟气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实验平台,包括燃烧仓,所述燃烧仓上设有移动门,所述燃烧仓的上端设有传递管,所述传递管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设有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下端设有输入斗,所述输入斗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输入斗上设有调节阀片,所述检测仓上方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上设有排烟装置。
所述调节阀片包括固定内环,所述固定内环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的一端设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与固定内环活动连接。
所述排烟装置包括排烟扇,所述排烟扇的下端设有两组排烟板,所述两组排烟板互相垂直放置。
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有保温管。
所述检测仓内设有两个可调节底座,其中一个所述可调节底座上设有平台刻度线,所述两个可调节底座上均设有升降杆,所述两个升降杆上均设有支撑盘,其中一个支撑盘的一侧设有点光源,所述支撑盘上设有片光源。
所述燃烧仓内设有燃烧支架,所述燃烧支架上设有放置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该实验平台可根据不同研究实验的需要,在燃烧仓中产生不同烟气,最后经过管道输送到检测仓,模拟出烟气分层的环境。满足了在不同烟气分层环境下的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更加贴合实际火灾环境下的烟雾特性,内部可调节的光学平台能实现电磁波发射、和对接收设备的精准定位,以及烟气剖面分布的测量,为火灾烟气非均匀流场对电磁波传播特性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严谨、经济有效的实验平台,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8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