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5G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7264.1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9/00;H05K5/02;H05K5/06;H05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一种抗干扰5G通信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接地块,且外壳上方设置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下方设置有导热板,并且导热板内部设置有冷管,所述导热板下方设置有屏蔽罩。该抗干扰5G通信设备,通过设置的屏蔽罩,并利用屏蔽罩内部的屏蔽隔层实现对外界的电磁波的干扰进行屏蔽,同时利用将通讯板与内台连接,并将整个内台结构设置为导体,利用外壳以及接地块实现将内部产生的静电吸附并引导到地下,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电磁以及静电的双重屏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5G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行业的发展决定这未来技术的走向,随着第五代通讯技术即5G技术的规则制定,使得物联网的实现具有了技术基础,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增强移动宽带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而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实现大范围的5G通讯组网,就需要使用到相应的5G通讯设备,以此实现通讯的正常进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5G通讯设备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5G通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通过信号元件根据通讯协议将数据波段信号转换为数字波段,并利用天线将释放出去,在通讯过程中,进行转环的通讯装置极易受到外界的电磁波的干扰,因此会设置电磁屏蔽装置却忽视了内部的静电干扰,在内部元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静电,容易造成数据解码的故障;
2.现有的5G通讯设备,由于需要保证足够的屏蔽效果,通过在外部设置相应的屏蔽外壳,使得整个装置外部被密闭的屏蔽结构给封闭住,导致在需要对内部元件进行检修维护时极为麻烦,使得维护耗时长;
3.现有的5G通讯设备,由于设置的密闭的屏蔽结构,导致内部空间封闭,而5G通讯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再屏蔽结构内部积聚导致装置内部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内部元器件的损坏。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5G通讯设备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5G通信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5G通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通过信号元件根据通讯协议将数据波段信号转换为数字波段,并利用天线将释放出去,在通讯过程中,进行转环的通讯装置极易受到外界的电磁波的干扰,因此会设置电磁屏蔽装置却忽视了内部的静电干扰,在内部元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静电,容易造成数据解码的故障,现有的5G通讯设备,由于需要保证足够的屏蔽效果,通过在外部设置相应的屏蔽外壳,使得整个装置外部被密闭的屏蔽结构给封闭住,导致在需要对内部元件进行检修维护时极为麻烦,使得维护耗时长,现有的5G通讯设备,由于设置的密闭的屏蔽结构,导致内部空间封闭,而5G通讯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再屏蔽结构内部积聚导致装置内部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内部元器件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5G通信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接地块,且外壳上方设置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下方设置有导热板,并且导热板内部设置有冷管,所述导热板下方设置有屏蔽罩,且屏蔽罩内部设置有受热板,且受热板内部设置有热管,所述受热板一侧设置有通讯控制器,所述通讯控制器下方设置有内台,且内台下方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一侧设置有卡块,并且卡块下方设置有压簧,所述内台内部设置有推板,且推板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内台一侧设置有坦克带,且坦克带一端连接有连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许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7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冬青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