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平衡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3900.3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南;卓彩媚;张宏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8;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5160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态平衡 充电 系统 | ||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平衡充电系统,包括主箱体,主箱体下端面固定有底座,主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充电枪输出电流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充电枪输出电流的调节组件;用户通过输入面板输入设定充电桩充电功率值,使得滑板电磁铁获得相应的电量使得动触点位于上下两侧的静触点之间,电缆输电时,通过芯片得知汽车电池的额定充电功率,使得滑杆电磁铁得相应电量,使得线圈向电缆输出的电流为额定充电电流,若电流发生变化,则动触点会向上下两侧的静触点其中一侧运动,从而与两个静触点其中一个抵接,从而使得导电拨片向左或向右运动,从而实现控制电缆的输出电流恢复至额定电流,以此实现充电桩以额定输出功率向汽车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平衡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充电功率越来越大,由于车位靠的比较近会出现同一条主功率线上接着好几台充电桩,当多台充电桩同时大功率输出充电时,很容易超出主线的最大承受电流造成过载,从而导致空开跳闸或者电路烧毁。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充电桩的动态负载平衡系统能够更加智能的管理和控制本身的充电功率达到有多少充多少,有与量合理分配给需要的充电车辆,避免出现过载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给司机带来更加方便、智能、安全的充电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平衡充电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平衡充电系统,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下端面固定有底座,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充电枪输出电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充电枪输出电流的调节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静触点,上侧的所述静触点上侧设置有上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上侧设置有电感器,所述动触点左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左侧设置有限位电磁铁,所述限位电磁铁和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有限位块弹簧;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磁性齿条,所述磁性齿条上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磁性齿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横移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上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下侧设置有导电滑杆,所述导电滑杆下侧设置有绝缘丝杆,所述绝缘丝杆外周上螺纹配合有绝缘滑块,所述绝缘滑块上端面固定有导电滑块,所述导电滑块和所述导电滑杆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导电滑块上端面固定有导电拨片。
具体地,所述主箱体内设有触点腔,所述触点腔左侧连通设有限位块腔,二个所述静触点均固定于所述触点腔内壁上,所述动触点与所述触点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触点腔上端壁上固定有上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下端面固定有导磁块,所述导磁块贯穿上侧的所述静触点,所述动触点能够与二个所述静触点抵接,所述限位电磁铁固定于所述限位块腔底壁上,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块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所述动触点上端面抵接,所述电感器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感器和所述上电磁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通过所述限位块的限位作用,能够使得所述动触点无法向上运动。
具体地,所述触点腔下侧设有齿条腔,所述磁性齿条和所述齿条腔之间滑动配合,二个所述横移电磁铁分别固定于所述齿条腔左右两侧端壁上,右侧的所述横移电磁铁和上侧的所述静触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左侧的所述横移电磁铁和下侧的所述静触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当所述动触点与二个所述静触点其中一个抵接时,能够使得被抵接的所述静触点得电,从而通过导线将电流输送至与之对应的所述横移电磁铁内,从而使得对应侧的所述横移电磁铁得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丝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