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3464.X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15 | 分类号: | H04L47/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主控板,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业务令牌请求报文,每个业务令牌请求报文包括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的流量速率,所述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属于同一聚合口;当接收到属于同一聚合口的每个成员口所在业务板发送的业务令牌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的流量速率,计算为所述每个业务板分配的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向所述每个业务板发送业务令牌响应报文,所述业务令牌响应报文包括所述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以使得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以及预设的令牌消耗速率处理业务报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网络业务,影响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的因素包括传输的带宽、传送的时延、数据的丢包率等。在网络中,可以通过保证传输的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降低数据的丢包率以及时延抖动等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网络资源是有限的,在保证某类业务的服务质量的同时,可能就会损害其它业务的服务质量。因此,网络管理者需要根据各种业务的特点来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从而使网络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QoS技术包括流分类、流量监管、流量整形、限速、拥塞管理、拥塞避免等。其中,流量监管是指对流量进行控制,通过监督进入网络的流量速率,对超出部分的流量进行“惩罚”,使进入的流量被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保护网络资源和运营商的利益。例如,可限制HTTP报文不能占用50%以上的网络带宽。如果确定流量超出规格,流量监管可选择丢弃超规格报文,或重新配置超规格报文的优先级。
当前,流量监管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一种聚合口上实现流量监管示意图。在图1中,聚合口中选中的成员口处于不同的业务板,也即是成员口为跨板情况。当在聚合口上实现流量监管时,每块业务板内均设置一令牌桶,如此,将导致实际流量是预期监管的多倍。虚线范围表示聚合口为跨板成员口聚合而成,成员口1承载的流量和成员口2承载的流量分别在各自的业务板中实现令牌桶限速,但是,流量为聚合口限速流量的2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可将聚合口的成员口承载的全部流量均透传至同一块业务板实现令牌桶限速,以使得各成员口实际承载的流量与与其监管持平。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另一种聚合口上实现流量监管示意图。在图2中,成员口2所在的业务板配置一令牌桶。成员口1承载的流量均透传至成员口2所在的业务板,并在成员口2所在的业务板实现令牌桶限速。
但是,上述将聚合口的成员口承载的全部流量均透传至同一块业务板的方式,也暴露出下述缺陷:1)业务板间透传的通道带宽较小,当需要透传的流量大于板间透传通道带宽时,流量将被大量丢弃;2)处理多个成员口承载的流量对业务板CPU(设置令牌桶的业务板)的消耗较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将聚合口的成员口承载的全部流量均透传至同一块业务板的方式中,板间透传通道带宽较小,使得流量被大量丢弃以及业务板CPU消耗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内配置一令牌桶,所述令牌桶包括第一数量个当前令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业务板发送的业务令牌请求报文,每个业务令牌请求报文包括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的流量速率,所述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属于同一聚合口;
当接收到属于同一聚合口的每个成员口所在业务板发送的业务令牌请求报文时,根据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每个业务板内包括的成员口的流量速率,计算为所述每个业务板分配的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
向所述每个业务板发送业务令牌响应报文,所述业务令牌响应报文包括所述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以使得业务板根据所述第二数量个业务令牌以及预设的令牌消耗速率处理业务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