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1372.8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欣;任笑瀛;牟宗成;林隆杰;邓静;沈怡堃;梁富文;郑杰威;罗海梅;李钦亮;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一串数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37 | 代理人: | 徐晓琴 |
地址: | 330224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式导盲 监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包括导盲头盔、红外光电传感器一和红外光电传感器二,所述导盲头盔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块、推架座和固定框,所述防护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左侧壁设置有活动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座,所述固定轴座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本发明能够对导盲头盔上的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用户不慎摔倒时会对导盲头盔上的导盲设备造成损坏,提高了导盲头盔的实用性,其次,能够便于用户对导盲头盔进行穿戴,防止在低头或仰头时导盲头盔从穿戴者头上脱离,可以对导盲头盔和内部设备进一步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盲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盲人的数量超过1730万,并且这个数字将持续增长,据研究发现全球2.53亿、中国约5千万的视障人士具有极强的出行意愿,为盲人能够独立出行而设计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多,如导盲杖,导盲机器人等,尽管设计产品众多却存在着诸多限制或功能不够完备的情况。由于技术局限,在一些极端环境下,路况的实时检测与处理易受到雾霾、雨雪、烟雾等突发状况下图像信息模糊的影响,视障用户容易因为设备处理突发情况不及时与误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常规的导盲监测装置,用户在抬头会低头时,其导盲头盔会从用户头上掉落下来,而掉落的地面上时,导致导盲头盔内部的设置无法继续使用,进而不便用户对导盲头盔进行穿戴,其次,由于没有防护结构,其用户不慎摔倒时会对导盲头盔上导盲设备造成损坏,进而大大降低了该导盲头盔的实用性。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戴式导盲监测装置,包括导盲头盔、红外光电传感器一和红外光电传感器二,所述导盲头盔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块、推架座和固定框,所述防护块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左侧壁设置有活动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座,所述固定轴座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辊轮,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座,所述活动杆和辊轮的一端均活动安装在活动轴座的前端,两组所述推架座对称设置在防护玻璃的内侧壁,所述推架座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导盲头盔的下端设置有吊带结构,所述吊带结构包括固定块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竖孔,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左右侧壁设置有弹簧框,所述弹簧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异形架板,所述异形架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异形架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弹簧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卡块的上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贯穿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块的内部侧壁设置有缓冲框,所述缓冲框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气垫,所述缓冲气垫的一端设置有凸形板,所述缓冲气垫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防护块的内部侧壁设置有异形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防护块固定安装在导盲头盔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框的一端与异形座的一端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垫的内部设置有弹力簧,所述凸形板的一端与防护玻璃的侧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外侧套设有下巴护垫,所述卡块的一端开设有调节孔,所述防护块的上端与导盲头盔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固定块的前端设置有按扣。
优选的,所述按扣的一端设置有异形推板,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调节孔的内部,所述异形推板的一端与异形架板的一端相固定,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导盲头盔的下端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混频器
- 下一篇: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