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水处理用高活性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81316.4 | 申请日: | 202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琳;李子浩;鞠鸿林;张源;孙鹏成;钟宛真;刘育铭;宫筱;彭天瑞;高宏宇;毕学军;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水处理 活性 硝化细菌 生物膜 制备 方法 | ||
一种水产养殖水处理用高活性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海沙加入水产养殖池塘水中;(2)投加营养液;(3)进行曝气,控制溶解氧浓度;(4)投加氢氧化铁溶液;(5)使氨氮浓度始终维持在2~20 mg/L,使pH始终维持在7~9;(6)根据混合液中除海沙以外的悬浮物的浓度,加入悬浮载体;(7)调整溶解氧浓度;(8)悬浮载体有20%以上变为随着水流的翻滚状态时,停止曝气,将海沙取出;(9)开启曝气并维持溶解氧浓度;(10)当氨氮检测不出时,生物膜制备完成。本发明提高了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固定速度,硝化细菌生物膜具有高效的硝化反应活性,可快速去除水中氨氮与亚硝酸盐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水产养殖水的高活性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硝化细菌生物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水生生物粪便、残留饵料等产生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对水生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对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微生物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环保高效的方法。
微生物法是利用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去除水中的氨氮与亚硝酸盐氮,而硝化细菌作为自养菌,世代周期长,需要苛刻的生长环境,因此常常无法在与异养微生物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当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或亚硝酸盐氮含量较高时,经常采用向养殖水体中投加硝化细菌菌液的方法。但此种投加硝化细菌菌液的方法无法避免硝化细菌在换水过程中的流失,需要定期投加。
为了避免硝化细菌的流失,可采用生物膜法对水产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利用附着生长于填料的生物膜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而移动床生物膜又避免了固定床生物膜法易堵塞、维护困难等缺陷,适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但由于水产养殖废水属于微污染水,采用自然的方法富集硝化细菌生物膜的速度极慢,且硝化活性较低。
中国专利文献CN104961229A公开一种硝化细菌微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硝化细菌微生物膜是通过在多孔介质载体表面接种活性污泥,并采用连续式循环供给硝化细菌富集培养液的方法,进行硝化细菌地富集培养,最终形成的附载在多孔介质载体表面的高活性硝化细菌膜。该硝化细菌微生物膜的制备过程复杂,以多孔介质为载体,不适用于高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
中国专利文献CN101240253A公开一种活性污泥中高效硝化细菌的富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液氨氮浓度的方法来进行富集,所用富集培养液主要组分为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Fe、Mg、Na、K及缓冲液,其中氨氮初始浓度为100mg/L~200mg/L,最终浓度为500mg/L~1200mg/L;COD≤200mg/L。该方法是通过可抑制污泥中的碳化菌等杂菌的生长以利于硝化细菌成为优势菌群。上述方法,有利于高效硝化细菌的富集,但其是以活性污泥为基础,并不能高效生成生物膜,不能高效去除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水产养殖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污染物质难以去除的问题以及现有硝化细菌微生物膜制备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促进生物膜硝化细菌的增长、制备速度快、硝化活性高的水产养殖水处理用高活性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水产养殖水体氨氮去除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水产养殖水处理用高活性硝化细菌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海沙(海边细沙)加入水产养殖池塘水中,成为混合物,海沙容积不超过混合物总容积的1/3;
(2)按体积比向混合物中投加1~2%的营养液,形成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充电电源
- 下一篇: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