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一体化空气保温保湿温控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0323.2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樊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凡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3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司晓雨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一体化 空气 保温 保湿 温控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一体化空气保温保湿温控方法及其系统,其设置有制冷制热系统、温控系统,制冷制热系统既可对流经的空气加热又可对流经的空气制冷,在露天环境下,制冷制热系统制冷或加热的空气通过温控系统喷入环境空气内,通过冷热空气的热交换实现温控,同时利用冷热空气相遇过程中凝结的大量水汽形成水雾实现保湿;在室内环境下,制冷制热系统制冷或加热的空气流经温控系统,透过温控系统的管网与室内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同时促进室内环境中的空气对流实现温控,且温控过程中,室内环境无水分流失,有效实现保湿。该方法及系统可适用于全天候、全季节的保温保湿温控需求,可适用于室内、室外两种环境的保温保湿温控要求,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控温控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热一体化空气保温保湿温控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以及工程项目中,常常会遇到对环境区域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控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尚且不能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的高效节能保温保湿调控:
在工程上露天大仓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项目中,在高温季节时,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采用雾炮喷水雾的方式开展降温保湿,但这种方式存在耗水量大、不能无死角覆盖、降温幅度低,且水雾下作业环境差等显著缺陷;而若是在低温季节时,特别是高寒地区的低温季节,因现有技术中针对露天环境尚无有效保温措施,通常只能停止大仓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部分城市工民建项目中,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喷水管喷压力水的方式实现降尘,其降尘范围有限,耗水量大,水喷至来往行人身上,让人感觉不适。
在工业、工程以及家用的室内保温项目中,现有技术实施方式较多,例如空调、暖气片、制冷设备、制热设备等,但其能耗较大,且通常制冷与制热分开,成本较高,大部分方式还会对环境条件造成较大影响。高温、低温季节若采用空调调温,因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湿度低,容易得“空调病”,且高温、低温季节保温效果较差;低温季节采用地暖调温时,又增加了采暖成本,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热一体化空气保温保湿温控方法及其系统,可同时解决供冷供热两种需求,适用于全天候、全季节的保温保湿温控需求,可适用于室内、室外两种环境的保温保湿温控要求,且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节能环保、经济高效,适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冷热一体化空气保温保湿温控方法,包括制冷制热系统、温控系统,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设置有制冷制热一体机,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既可对流经的空气加热又可对流经的空气制冷,通过所述温控系统与自然环境进行热交换,所述方法是:在高温环境下,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抽取环境空气并对其进行制冷,其排出的冷空气经所述温控系统,与环境内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在环境内实现保温保湿温控;在低温环境下,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抽取环境空气并对其进行加热,其排出的热空气经所述温控系统,与环境内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在环境内实现保温保湿温控。
该方法通过设置制冷制热一体机对环境内空气直接进行加热或制冷,同时解决供热和供冷两种需求,可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的保温保湿温控需求。
上述方法用于露天环境时,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的出口端连接有所述温控系统的加压系统,经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加热或制冷的空气流经所述加压系统后形成加压空气,所述加压空气经所述温控系统的喷气管网喷出到露天区域的环境空气内,所述加压空气与环境空气混合进行热交换实现控温,同时所述加压空气与环境空气的冷热空气混合过程中,热空气降温至其露点温度以下冷凝出水雾实现环境保温保湿。
前述方法应用室内环境时,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的出气端连接有所述温控系统的供冷供热管网,所述供冷供热管网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的进气端连通,经所述制冷制热一体机加热或制冷的空气在所述供冷供热管网内流动,透过所述供冷供热管网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促进环境空气对流,且不影响室内环境湿度,在环境内实现保温保湿温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凡,未经樊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