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9631.3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邱科瑜;许寿贤;韦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迈本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止血装置包括多个粘接件以及收拢件,多个粘接件环绕出血口设置,各粘接件均包括粘接于出血口附近表皮上的贴片以及在贴片靠近出血口一端设置的凸部,凸部设置于贴片背离表皮的一侧,凸部具有远离出血口的外侧面,粘接件具有分散状态以及收拢状态;收拢件围绕出血口设置并能够连接于各凸部,收拢件能够向凸部施加指向出血口的外力,以将粘接件由分散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止血装置通过平行皮肤表面方向产生的拉力来闭合出血口,与压迫止血的方法相比较,不会影响血管内部血液的流动;且结构、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度要求低,降低了术后的止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手术是通过血管介入技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操作技术。现有技术中,血管介入手术后需要对血管进行止血,通常是使用血管缝合器、血管闭合器或采用手动压迫对血管进行止血。
但是,血管缝合器和血管闭合器需要专业熟练的医生操作器械进行血管缝合手术,对患者有二次创伤,且对器械的精度要求极高,器械的价格昂贵,患者要承担的经济成本高;手动压迫止血会对血管产生正面压迫而明显影响血液流动发生,极易造成血管并发症。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止血方法价格昂贵、易造成并发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止血装置,用于对表皮上的出血口进行止血,所述止血装置包括:
多个粘接件,环绕所述出血口设置,各所述粘接件均包括能够粘接于所述出血口附近表皮上的贴片以及在所述贴片靠近所述出血口一端设置的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贴片背离所述表皮的一侧,所述凸部具有远离所述出血口的外侧面,所述粘接件具有粘接于所述出血口附近表皮上的分散状态,以及带动与其粘接的表皮向所述出血口收拢以闭合所述出血口的收拢状态;以及
收拢件,围绕所述出血口设置并能够连接于各所述凸部,所述收拢件能够向所述凸部施加指向所述出血口的外力,以将所述粘接件由所述分散状态切换至所述收拢状态。
可选地,所述收拢件为绳索,所述绳索能够围合形成封闭区域,所有所述凸部均处于所述封闭区域内且各所述外侧面均抵接于所述绳索,所述绳索能够被拉紧以对各所述凸部同时施加指向所述出血口的外力。
可选地,所有所述凸部的所述外侧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各所述第一凹槽均沿着所述出血口的周向设置,所述绳索依次穿过所有所述第一凹槽以围合形成所述封闭区域。
可选地,所述收拢件包括:
承载部,呈环状结构,所有所述凸部均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内部区域内;以及
与所述凸部数量相同的调节部,各调节部与各所述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能够抵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凸部上,且所述调节部能够向所述凸部施加指向所述出血口的外力,以将所述粘接件由所述分散状态切换至所述收拢状态。
可选地,所述承载部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外侧面具有远离所述承载部的贴合段以及靠近所述承载部的压合段,所述承载部能够以所述出血口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承载部的转动过程中,各所述调节部均由所述贴合段同时滑动至所述压合段,各所述调节部同时被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凸部挤压,以对各所述凸部同时施加指向所述出血口的外力。
可选地,所述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贴合段为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调节部由所述分散状态切换至所述收拢状态的过程中,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凸部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迈本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迈本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9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