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材装置及增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9224.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1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平;赖瑞林;李一迪;张明;汪辉;龚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所述主轴(1)下方设有用于搅拌以促进软化状金属融合的搅拌头(2),所述搅拌头(2)和所述主轴(1)成型有相互连通的喉道(3),所述喉道(3)下端开口且装填有增材棒(4),所述增材棒(4)经挤压件(5)驱动凸出喉道(3)下端开口与一基板(10)摩擦、生热并在该热量作用下使摩擦区域软化;所述主轴(1)、所述搅拌头(2)、所述喉道(3)和所述增材棒(4)同轴,所述主轴(1)、所述搅拌头(2)、所述增材棒(4)和所述挤压件(5)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2)的底端成型有若干凸节(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道(3)呈非圆形截面,且增材棒(4)的截面形状与喉道(3)的截面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5)设为杆件;所述喉道(3)上端开口,所述挤压件(5)下端伸入喉道(3)抵接增材棒(4)、上端经轴承(6)与一直线驱动器(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5)的截面形状与喉道(3)的截面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5)设为对辊;所述主轴(1)成型有连通喉道(3)的容置腔(11),所述挤压件(5)沿喉道(3)对称安装于容置腔(11)内并与增材棒(4)的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道(3)上端开口,于该开口上方同轴设有可受驱动变速绕轴旋转的转轴(8);所述转轴(8)沿轴开设有与喉道(3)对齐且形状相同、用于穿过并驱使增材棒(4)同步旋转的通道(8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与所述搅拌头(2)经升降件(9)连接;所述升降件(9)的固定端与主轴(1)相连、活动端与搅拌头(2)相连,所述升降件(9)单独驱动搅拌头(2)沿轴向移动。
9.一种增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增材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挤压件(5)与增材棒(4)同轴同步旋转。
10.一种增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摩擦增材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增材棒(4)受挤压件(5)驱动凸出喉道(3),并与基板(10)摩擦生热;
步骤S3,所述增材棒(4)与所述基板(10)于接触部位周边受热软化;
步骤S4,搅拌头(2)受升降件(9)驱动下移,并对增材棒(4)和基板(10)的软化部位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92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