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8246.7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田立平;周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活性炭 再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混合罐、第一提升泵、吸附池、第一活性炭分离装置、再生池、第二活性炭分离装置、第二混合罐和第二提升泵,所述第二提升泵的出水端与吸附池进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炭分离装置和第二活性炭分离装置均为板框压滤机、浸没式炭水分离器、层叠式板框过滤器或真空抽滤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池内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和臭氧曝气装置。
4.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再生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向第一混合罐中投加新的粉末活性炭,配置成新的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
S2、第一提升泵将S1中新的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输配至吸附池中对污水进行吸附,得到吸附饱和的粉末活性炭混合液;
S3、将S2中吸附饱和的粉末活性炭混合液输送至第一活性炭分离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后得到的饱和粉末活性炭加入到再生池中进行超声波和臭氧复合再生,得到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
S4、将S3中再生后的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输送至第二活性炭分离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脱水形成再生炭饼;
S5、将S4中再生炭饼加入到第二混合罐中配置成再生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再由第二提升泵输配至吸附池中,进行粉末活性炭的循环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粉末活性炭为煤质、木质或椰壳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吸附时间为30~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超声波的功率为90~180W/L水计,频率为40~80kHz,臭氧投加浓度为5.3~26.7mg/min,再生时间为5~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新的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和所述S5中再生粉末活性炭悬浮浆液的质量分数均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活性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中新的粉末活性炭和再生粉末活性炭的总投加量为200~4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未经北京工业大学;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82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