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8232.5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林;张花平;张盼盼;纪晓玲;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杨蕾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农业 技术研究 旱地 土壤 溶液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涉及土壤检测领域,包括底座和锚钉,所述底座底部螺纹连接有锚钉,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表面滑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活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腔顶部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表面设有过滤板;本发明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时,需要在收集处进行开挖,随后将收集设备埋入土壤中,此种收集方法在使用时将会造成收集设备上方原有的土层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对淋溶液研究精准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淋溶作用是指一种由于雨水天然下渗或人工灌溉,上方土层中的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并转移到下方土层中的作用。淋溶作用是地表一种重要的风化作用,有时会形成矿床。如果最初地表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则经过淋溶作用之后,残留土壤中会含有较多的含水氧化铁,形成铁矿床;如含有较多含水氧化铝,便成为铝矿床,又称铝土矿。这类矿床总称为残积矿床。在石灰岩地区中,长期淋溶可使岩层大量消失,有时也残积成铝矿床。
现有的设备在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时,需要在收集处进行开挖,随后将收集设备埋入土壤中,此种收集方法在使用时将会造成收集设备上方原有的土层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对淋溶液研究的精准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时,需要在收集处进行开挖,随后将收集设备埋入土壤中,此种收集方法在使用时将会造成收集设备上方原有的土层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对淋溶液研究精准性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农业技术研究用旱地土壤淋溶液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锚钉,所述底座底部螺纹连接有锚钉,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表面滑动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活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腔顶部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表面设有过滤板,所述收集箱内腔中部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收集箱一端表面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液位传感器电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座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千斤顶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板一侧表面对称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限位槽滑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一端表面活动设有螺纹连接座,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与螺纹连接座螺纹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内腔设有支撑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连接有集液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箱远离水泵的一端焊接有锥形头,所述收集箱两侧表面对称焊接有支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地面上挖出深坑,并在淋溶层进行横向开挖,将立柱插入深坑内,通过滑座可对收集箱的收集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旋转锁紧螺杆可对收集箱进行固定,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进行伸长,从而可将收集箱插进淋溶层中,从而在对淋溶液进行收集时,淋溶层上方的土层不被破坏,可提升旱地土壤淋溶液研究的精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