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及电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6352.1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肖学美;陈雨莺;冯璐;仝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10;H04B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浩 |
地址: | 4100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动态 范围 接收机 设计 方法 电路 系统 | ||
一种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及电路系统,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分析,设计要求至少包括58mm×43mm×12mm的装置体积、60dB的接收信号范围,设计分析包括噪声性能分析、工作频带分析、实际接收动态范围分析、线性度分析;根据设计分析的结果,构造接收机的电路系统;根据电路系统,建立与电路系统相对应的实物装置;对实物装置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实物装置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设计方法,可设计出满足小型化大动态范围设计要求的接收机,解决了当前多星同频共存、星上载荷的多样化需求下,缺少一种关于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扩频接收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及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商业航天的发展,扩频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空间链路协议、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等各个领域。相对于USB测控体制而言,多星同频共存、星上载荷的多样化条件下的复杂电磁环境,驱使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接收机采用具备抗干扰性能的扩频测控体制,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应用需求。这些需求使得卫星扩频接收机朝着小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方向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关于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设计方法,以获得相关的电路系统以及实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及电路系统,解决了当前多星同频共存、星上载荷的多样化需求下,缺少一种关于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电路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分析,所述设计要求至少包括装置体积、接收信号范围,所述设计分析包括噪声性能分析、工作频带分析、实际接收动态范围分析、线性度分析;
根据所述设计分析的结果,构造所述接收机的电路系统;
根据所述电路系统,建立与所述电路系统相对应的实物装置;
对所述实物装置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所述实物装置达到所述设计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设计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根据对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具体通过分析接收机的噪声性能来保证接收机的天线可获取足够的G/T值;通过分析接收机的工作频带来保证接收机可抑制杂散干扰;通过分析接收机的实际接收动态范围来保证接收机的接收增益;通过分析接收机的线性度来防止接收机因非线性失真而导致信噪比下降。从而确定设计要求的大动态范围为60dB的接收信号范围,因此来构造电路系统,并根据小型化的设计要求,依据电路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可建立接收机体积为58mm×43mm×12mm的实物装置,从而满足小型化的要求。最后通过对实物装置进行性能测试,确定不同接收通道的AGC量化值可以表现良好的一致性,在15dB干扰条件下接收机的测距、测速、误码率和捕获时间均满足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从而保证了设计的小型化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噪声性能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接收机的灵敏度计算公式,确定所述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根据所述噪声系数和所述接收机的其他相关参数,计算并验证所述接收机的灵敏度大于等于灵敏度预设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机的工作频带设计为频率范围在2000MHZ至2500MHz之间的S频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实际接收动态范围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接收机的接收增益预设指标,确定所述接收机的接收信号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