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6079.2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衔;李泽全;陈淑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3;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王坚敏 |
地址: | 5102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检索 智能 充电 负荷 用电 故障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充电桩;数据检测组件;数据分析组件;数据传输组件;数据控制组件;智能充电桩设置有M个充电孔,M取值为8‑10;所述数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智能充电桩的总充电功率及单个充电孔的充电功率;数据分析组件用于分析智能充电桩的数据;数据传输组件用于传输智能充电桩的数据;数据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系统的数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难以对智能充电桩整体功率进行控制而同时确保多个电动车可以高效充电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充电运营管理技术领域,涉及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的保有量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持续上涨。而电动车由于具有充电需求,其需要频繁且长时间的充电,才能够保证用户的日常出行、通勤。但是对于电动车的智能充电桩而言,不同的电动车具有不同的充电功率,且由于智能充电桩较少而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很多,虽然电动智能充电桩随即部署在城市的各个地点、场所中,但由于相比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在市场上依旧比较少。因此,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依旧较高,而且对于智能充电桩运营企业而言,智能充电桩的部署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个普通桩的成本均价在5千-2万人民币,一个快充桩成本普遍超过10万。因此现有的方案中往往会采用“复用”的形式,即在一个智能充电桩上设置有多个充电孔,以满足人们的充电需求。
但是,对于智能充电桩运营企业而言,多个充电孔无疑要考虑智能充电桩的负荷问题,当智能充电桩超过其负荷时,往往会伴随着电压、电流的减弱,不仅会影响整个智能充电桩上所有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安全,甚至会引起安全风险,例如因智能充电桩超负荷运作而引起的电力安全以及火灾等。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检索的智能充电桩高负荷用电故障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充电桩;
数据检测组件;
数据分析组件;
数据传输组件;
数据控制组件;
其中,智能充电桩设置有M个充电孔,M取值为8-10;
其中,所述数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智能充电桩的总充电功率Wwh及单个充电孔的充电功率Ws={W1,W2,..,Wk,..,Wn},Wn表示第n个充电孔的充电功率;
其中,数据分析组件用于分析智能充电桩的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组件用于传输智能充电桩的数据;
其中,数据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系统的数据。
优选的,数据可视化组件;
其中,数据可视化组件用于将数据检测组件采集的数据转化为图或/和表的形式,并将图或/和表输出到终端显示出来。
优选的,智能充电桩的总充电功率Wwh不低于阈值μ时,即:
Wwh≥μ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