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湿点时长偏差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4007.4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初;郑佳鹏;粱忠伟;萧金瑞;沈忠健;乐祥斌;陈泽威;胡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C21/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秦莹 |
地址: | 51000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湿点时长 偏差 诱导 根系 向下 生长 灌溉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湿点时长偏差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方法,基于湿点时长偏差对根系几天内的吃水量进行判段,进而进行土壤水肥气垂向调控判定,使水肥液始终位于根尖稍远处,利用根系的向水肥性原理及胁迫效应,诱导根系逐步向下生长。这减少了密植时株间根系缠绕抢夺养分,增加了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根系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涝、抗旱、抗风能力,利于农作物的稳收稳产、增收增产。诱导结束后,滴灌装置可用于后续的灌溉需求,能对作物根系进行分层且可控流量的定点定区滴灌,能满足不同根区的养分需求且高效节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湿点时长偏差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根系向地下越扎得深,四周分布的呼吸根和吸收根就越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就越多,营养循环也越旺盛,枝条、叶片、树势也就越强壮。传统灌溉技术水分及肥料灌溉存在不均匀性,在根系的生长过程中,侧根多水平分布在较浅的土层,由于灌溉不均匀性根系常聚集于一处,当作物密植时容易抢夺邻株的营养,这不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使得养分吸收效率不高,作物生长缓慢。因此在根系生长期,使根系尽量向下生长,能减少株间缠绕争夺养分,利于作物生长。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全年雨水充足,地表种植层的水分足以支撑植物生命周期,导致一些作物根系常浮于表面,根系横向发展过多,无法向下深扎,而汛期雨水下渗速率慢,大田出现大面积积水,使得作物根系长时间浸泡在雨水当中,出现烂根、死根现象,甚至出现作物死亡的情况,影响收成。而华北地区降雨量少,且存在典型的季节性干旱特点,当根系横向发展过多,无法向下深扎时,由于蒸发强烈土壤表层水分缺失,往往造成作物缺少水分而影响生长发育。此外,大风也常造成大田作物风折、倒伏等严重危害,这与一些作物抗风能力薄弱有关,大田作物在栽种时留有空间较小且多为表面灌溉,这使得根系为争夺养分无法扎到更深的土壤内,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较小,抗风能力差,当大风来临时,往往造成收成不佳。因而,根系的向下生长能提高大田作物的抗涝、抗旱、抗风能力,对于农作物的稳收稳产、增收增产都具有重大的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湿点时长偏差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方法,在根系生长期,诱导根系尽可能向下生长,减少株间根系缠绕,解决大田作物密植时抢夺邻株的营养,使得根系养分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湿点时长偏差诱导根系向下生长的灌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铺设
将螺旋式水肥气一体化滴灌装置埋设于种植穴中,穴深50-80cm,埋设时,螺旋式滴灌管的几何圆心与种植中心重合且第1个滴灌器距地表5cm;
S2:种植与缓苗
S201,选苗
选择需要诱导的作物幼苗,若作物根系侧根生长较发达,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适当剪短部分侧根,以促进主根生生长,使后续的根系诱导效果更加明显;
S202,种植
种植时使幼苗的茎干位于种植穴中心,填土时,在垂直方向上应保证作物的根盘全部扎于第1个滴灌器下面土壤的不远处;
S203,缓苗
打开滴灌装置的第1圈区、第2圈区的滴灌器进行缓苗滴灌,使作物适应新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幼苗移栽存活;
S3:初始设定
S301,目标值设定
根系向下生长土壤最佳含水率C=50-70%;
S302,调控设定
诱导调控值kt=0.8-1.3;胁迫调控值kP=1-1.5;胁迫含水率C0=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4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