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3962.6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官铖;薛原;王钦需;李长青;刘彦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赵雪聪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建筑 垃圾 破碎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倾斜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拨杆组,且每个拨杆组内包含前后两排拨杆,所述弧形板的底部靠近前后侧的位置均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条板。本发明通过设有收集装置,当建筑垃圾被倒在弧形板上后,随着弧形板向其两侧反复偏转,建筑垃圾中的塑料袋能够被拨杆所拦截,并且随着弧形板偏转角度的增加,塑料袋在拨杆的带动下运动到挑杆所在转动范围,从而使得塑料袋在挑杆的带动下进入收集箱被收集,进而实现了对塑料袋的自动分离操作,保证了骨料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以上,为了使建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一般会使用建筑垃圾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加工,从而使其变成能够被再次利用的骨料。
由于建筑垃圾中不仅包含石头、砖块、混凝土块,同时还包含有钢筋,塑料袋,泥土能杂质,因此现有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在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前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多道程序的晒分操作,从而将混在建筑垃圾中的泥土、钢筋以及塑料袋筛选出来,进而保证骨料的质量。其中对于泥土和钢筋而言,能够分别通过冲洗和磁铁吸附的方式进行去除,但是对于塑料袋而言,一般只能通过在传送带旁设置工作人员,从而对建筑垃圾中的塑料袋进行人工捡出,十分麻烦,同时由于有些塑料袋会被建筑垃圾所掩埋,因此在建筑垃圾随着传送带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很难发现并剔除,进而影响骨料的质量。
因此,发明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倾斜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拨杆组,且每个拨杆组内包含前后两排拨杆,所述弧形板的底部靠近前后侧的位置均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条板,且半圆形条板沿其前后方向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贯穿插接有两个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有个第一支撑块,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和两个调节装置之间连接有同一个传动装置,所述弧形板的后侧设有粉碎机。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与弧形齿条相匹配的齿牙,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贯穿插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且活动板与第二支撑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且往复丝杆位于收纳槽内,所述往复丝杆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转动套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收纳槽底部槽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弧形板平行,所述收集箱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转轴,且转轴向收集箱内侧的方向转动,所述转轴的前端转动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L形杆对应位置的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槽,两个所述转轴的后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U形板,且转轴的后端贯穿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且U形板的前侧与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挑杆,多组所述挑杆与多组拨杆一一对应,且挑杆的自由端与弧形板的内壁贴近,挑杆对应位置的所述收集箱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的顶部与收集箱顶部连通,且第二条形槽的宽度与挑杆的直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3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