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及制备发泡水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1993.8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谭贤君;张朝轩;杨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阳精益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38 | 分类号: | B28C5/38;B28C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潘行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 水泥 发泡 系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机系统包括:
搅拌机总成,所述搅拌机总成包括搅拌腔,所述搅拌腔的外壁还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一第一水流管路与外部水源相连通,以将所述外部水源输送至所述搅拌腔,所述第一进进料口用于添加干燥的水泥,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将所述搅拌腔搅拌后的水泥浆向外输送;
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输料机构的另一端连通一混合装置;
发泡器总成,所述发泡器总成包括发泡腔,所述发泡腔的外壁还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料口、空气进口以及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一第二水流管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通,以将所述外部水源输送至所述发泡腔内,所述第二进料口用于添加发泡剂,所述空气进口处设置一空气增压泵,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后输入至所述发泡腔,并与所述外部水源以及所述发泡剂混合为泡沫后通过所述第二出料口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腔,用于将所述水泥浆与所述泡沫进行混合;
电机油泵总成和液压总成,电机油泵总成和所述液压系统对应与所述搅拌总成和所述发泡总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软管和软管挤压泵;
所述软管挤压泵设置在所述软管上,用于对所述软管的其中一个管段进行交替挤压,使得所述其中一个管段被挤压恢复形状时形成真空状态将水泥浆吸入所述软管、被挤压时将所述其中一个管段内的水泥浆挤压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泵包括挤压腔、挤压组件;
所述挤压腔内具有半圆形的弧形内壁,所述软管沿所述弧形内壁设置,所述弧形内壁的起始端和末尾端对应为所述软管的进口和出口;
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类T形的转动轴和一对柱状导辊,所述类T形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挤压腔内,且类T形的端部位于所述弧形内壁的中心位置,所述柱状导辊对应设置在一对所述类T形的端部;
其中,当所述类T形的转动轴转动时,设置在一对所述类T形的端部的柱状导辊交替挤压所述其中一个管段,使得所述其中一个管段被挤压后形成真空状态以将水泥浆吸入所述软管、被挤压时将所述其中一个管段内的水泥浆挤压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输料机构还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转动输出端与所述类T形的转动轴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润滑泵,所述润滑泵用于为所述柱状导辊提供润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油泵总成包括变量柱塞泵,所述变量柱塞泵与所述软管挤压泵连接,用于为所述软管挤压泵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机总成还包括格栅;
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料口处,用于当所述第一进料口处加入干燥的水泥时对水泥进行物理过滤,以使水泥有序地加入所述搅拌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机总成还包括第一供水球阀;
所述第一供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口的进水流量;以及,
所述发泡器总成还包括第二供水球阀;
所述第二供水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口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水口的进水流量。
9.一种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制备发泡水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搅拌机总成制备水泥浆;
通过输料机构将所述水泥浆输送至混合腔;
通过发泡器总成制备泡沫,并输送至所述混合腔内与所述水泥浆混合,形成所述发泡水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FP矿用水泥发泡机系统制备发泡水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发泡器总成制备泡沫包括:
将水与发泡剂按比例在发泡腔混合;
通过空气增压泵向混合腔内压风,以制备泡沫;
对制备的所述泡沫进行检测,若所述泡沫符合预设的标准,则继续制备泡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阳精益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海阳精益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9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