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0495.1 | 申请日: | 202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珂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00 山东省滨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损伤 术后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术后的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头端设计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头部固定支架,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底端与L型手握杆相锁定,五个固定支架内面及L型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粘贴;本装置有效解决了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石膏固定沉重不舒适及普通支佩戴繁琐不牢固的问题,本装置可将头颈部及患侧肢体牢固固定,适用于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的术后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到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的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肌肉中,除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肩胛提肌主要接受来自颈丛的C3、4神经外,其他均由臂丛神经支配。臂丛神经由C5~T1神经组成。由C5与C6在前斜角肌外缘组成上干,C7单独形成中干,C8T1组成下干,位于第一肋骨表面。每干平均长度约1cm。神经干在相当于锁骨中三分之一处分成前、后两股。神经束依照与腋动脉的关系,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上干与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所有后股组成后束,下干前股单独成为内侧束。
臂丛神经损伤绝大多数为闭合损伤,造成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外力主要是作用于臂丛神经的前牵拉力。在临床治疗中,臂丛神经损伤特别是全臂丛神经损伤发的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领域的难题,由于支配上肢的五条神经根自脊髓上拔下来,造成整个患侧上肢完全瘫痪;即使将神经根再植回到脊髓原损伤处,因近端脊髓神经不能再生,无法恢复神经的功能,只能通过切取附近其他部位的神经作为动力神经进行移位来修复损伤的神经,恢复患肢功能。国际上被誉为“王氏技术”的新的多组神经移位术,能有效解决全臂丛神经损伤主动拾物功能。术后的有效固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石膏绷带捆绑固定舒适度低,石膏厚并不透气且无法调节;其他臂丛神经固定支具牢固性差、佩戴繁琐、无法单手操作多方向调节合适位置;一旦铆钉及关节等位置松动脱落,将对手术效果造成无法弥补的医源性损伤。因此,研制一种用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有效固定装置,并为复杂的臂丛神经损伤手术效果保驾护航,在国际上赢得更过关注,所以本装置的研究及应用是本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人简便操作、牢固性强、用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及婴儿产瘫的术后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设计有与肢体纵轴可水平及垂直调节于一体的万向锁定装置头部固定支架,所述L型框架的上臂端及前臂端分别固定有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所述两组弧形肢体固定支架中均有一组固定支架设计有可与肢体纵轴方向水平调节的单向锁定装置,所述L型框架及所述五组固定支架均用不锈钢铆钉焊铆固定;所述五组固定支架两端均有铆钉固定牛皮带套环,所述牛皮带套环内均套有两个不锈钢口字扣, 所述上臂带锁定装置的肢体固定支架和前臂两组肢体固定支架的背侧面均有日字扣用铆钉套扎于牛皮带中;所述口字扣均衔接有短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所述日字扣均衔接有长号柔软面向内的反向毛钩贴粘带,所述日字扣及口字扣所属牛皮带均为一根牛皮带,所述前臂端可水平调节的锁定装置肢体固定支架底端与L型手握杆相锁定,所述五个固定支架内面及L型框架拐角处内面均有柔软透气医用内衬粘贴;本装置可有效固定头颈肩肘手,减少神经损伤术后吻合口撕脱风险,牢固性强,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固定上肢的L型框架,可使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度位,五枚铆钉呈梅花瓣样固定,美观性强、实用性强。关节处自上臂远端开始有一向外交错弧度,此设计即能减少对患者肘关节外侧皮肤的长期压迫损伤,又能将上臂端支架紧紧贴附于上臂。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上臂远端分别设计有可移动的弧形卡槽,能适合不同体型、体重患者的舒适体位下的佩戴。
优选的,所述L型框架的头端、前臂远端设计为弧形,整体支架边缘无锋利面,减少医源性副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珂,未经马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0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导出黑头粉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抽水蓄冷蓄热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