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力校正的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8920.3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邺允;胡益鸣;胡彦峰;李明宇;张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70;G01J5/03;G01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力 校正 测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校正的测温装置,包括第一测温口、第二测温口、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测温开关、控制器、处理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测温口用于测量握持测温装置的测温者的体温;所述第二测温口用于测量被测者的体温;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温度计算指令,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测温口测量的第一温度t1和所述第二测温口测量的第二温度t2;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温开关的工作状态和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生成相应的测温控制指令,以及控制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对所述第一温度t1进行校正。本发明能够减少测温装置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测温者体温来对被测者的体温进行校正的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常用测温装置一般为耳温枪、额温枪、腕温枪等红外测温装置。这种红外测温装置具有测量速度快、装置本身与被测者不直接接触和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优点,但是极易受外界因素(例如:灯光、测量距离、环境温度和外部热源等)的影响而导致测温不准。
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式是采用外部黑体辐射校对,解决温度仪自身老化等导致测不准,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6414090 A公开的校验红外耳温计的装置及校验方法。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在知道不准的情况下采取校准措施,无法自动提供校准措施;而且还需要独立的外部校验设备。
解决该问题的另一个方式是采用环境温度补偿,解决环境温度造成的影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91092A公开的红外线耳温枪及其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案的缺点是受非接触测量的距离影响较大,如果耳温枪距离被测者的距离较远,将无法提供精准的补偿。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且准确的对测温装置进行校正的校正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压力校正的测温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且准确的对测温装置进行校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压力校正的测温装置,包括第一测温口、第二测温口、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测温开关、控制器、处理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口用于测量握持测温装置的测温者的体温;所述第二测温口用于测量被测者的体温;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温度计算指令,根据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测温口测量的第一温度t1和所述第二测温口测量的第二温度t2;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温开关的工作状态和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生成相应的测温控制指令,以及控制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对所述第一温度t1进行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压力校正的测温装置,由于设置有两个测温口,一个用于测量测温者的体温,作为基准温度,另一个测量被测者的体温,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值,来判断被测者的体温是否属于正常,从而能够避免由于测温装置由于自身或外界因素导致的测量不准确。此外,通过在手持部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基于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来对测温者体温进行校正,从而能够使得测量的测温者体温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对被测者的体温判断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温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温装置的红外光线传播光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压敏传感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和OR门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