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直流电源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915.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梦欣;王楠;惠东;周喜超;金翼;张振乾;徐街明;黄斌;易永利;杨爱晟;王中杰;戴哲仁;陶文彪;杨超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贾银秋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直流电源 设备 远程 维系 方法 | ||
1.一种用于直流电源设备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充放电控制阀、蓄电池组串和电池管理模块;
所述充放电控制阀具备电池端口、母线端口、充电端口、放电端口和公共端端口;
所述电池端口与所述蓄电池组串的正负极中的其中一极相连,其中,所述相连的一极为正负极中的第一极,另一极为正负极中的第二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阀由单向导通的硅元件、充电接触器、放电接触器、电池电流传感器和电池电压传感器相连而成,其中:
单向导通的硅元件、充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放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电池电流传感器的一端相连在一起;
电池电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电池电压传感器的一端,以及电池端口相连;
单向导通的硅元件的另一端接至母线端口;
充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至充电端口;
放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至放电端口;
电池电压传感器的另一端接至公共端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的硅元件的正向电流方向为所述蓄电池组串向所述母线端口放电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串由L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组成,每个锂离子电池单体上固定有热敏继电器,L为不小于1的任意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所述放电接触器的控制电气回路,其中:
所述放电接触器的控制电气回路是所述放电接触器的线圈、所述放电接触器的线圈供电电源、用于控制所述放电接触器的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蓄电池组串中全部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热敏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互串联形成的闭环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所述充电接触器的控制电气回路,其中:
所述充电接触器的控制电气回路是所述充电接触器的线圈,所述充电接触器的线圈供电电源,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接触器的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所述蓄电池组串中全部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热敏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互串联形成的闭环回路。
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种电池单元的直流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设备包括:
母线整流装置,电池充电整流装置,电池放电逆变装置,直流母线,监控装置和至少一个电池单元;
母线整流装置的输出端和直流母线并联;
每个电池单元通过充放电控制阀连接直流母线、电池充电整流装置和电池放电逆变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单元中充放电控制阀的母线端口与直流母线的所述第一极相连,充电端口与电池充电整流装置输出端的所述第一极相连,放电端口与电池放电逆变装置输入端的所述第一极相连;
全部电池单元中的蓄电池组串、直流母线、电池充电整流装置输出端和电池放电逆变装置输入端的所述第二极直接相连在一起,形成第二极公共端;
全部电池单元中充放电控制阀的公共端端口与所述第二极公共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设备还包括预充电回路,所述预充电回路由预充电阻和预充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组成,所述预充电回路并联在所述电池充电整流装置输出端的两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单元的放电接触器的控制电气回路中还串联所述放电接触器的互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其中,所述放电接触器的互锁接触器包括与所述放电接触器属于同一个电池单元的充电接触器和不属于同一个电池单元的全部放电接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