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苯酚丙酮合成中延长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411.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7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耿啸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颇瑞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7/00 | 分类号: | B01J47/00;B01J49/5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陈跃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丙酮 合成 延长 精制 树脂 使用寿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苯酚丙酮合成中延长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的方法,属于苯酚丙酮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有机胺吸收:两座装有吸附剂的吸收塔串联,苯酚物流通入吸收塔,检测第一个吸收塔出口处胺浓度是否小于5ppm,将第二个吸收塔切出,改为单塔运行;阳离子的吸收:切出的吸收塔用的纯水清洗,排干后再用硫酸清洗并排干,排干后采用氮气吹扫,之后再用纯水清洗;检测淋洗出水的电导率,当电导率小于5uS/cm时,表明吸附塔中的阳离子去除完全;将处理后的苯酚物流切回苯酚精制单元。通过本发明,在苯酚精制床前加两个吸附塔,吸附塔内的吸附剂能够去除苯酚物流中携带的阳离子、有机胺,防止污染苯酚精制树脂,延长苯酚精制树脂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苯酚丙酮合成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苯酚丙酮合成中延长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现有技术中,苯酚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异丙苯合成苯酚丙酮法,主反应如下图1所示。
该方法的优点是在于将较为廉价的原料苯和丙烯转化为更有价值的苯酚与丙酮。当中使用的其他原料是少量催化剂、少量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与可以来自空气的氧气。该方法副反应多产生的副产物也多,苯酚中副产品主要为甲酚类物质、α-甲基苯丙呋喃、羟基丙酮、异丙叉丙酮等。副反应如下图2所示。
苯酚中的甲酚类物质、α-甲基苯丙呋喃、羟基丙酮、异丙叉丙酮这些物质很难从苯酚中分离出去,只能通过化学方法使之转化为高沸点物质(即重组分)得以去除。现有技术中,树脂在精制苯酚上取得优秀效果。树脂的作用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将α-甲基苯丙呋喃、羟基丙酮、异丙叉丙酮与苯酚反应生产重组分后实现苯酚精制的目的。反应实例如下图3所示。
苯酚精制树脂失活因素:
1.阳离子:可能来源于水或物料中的阳离子,如树脂装填及预处理时使用不合格的除盐水,水中的钾、钠、钙、镁等物质与氢离子发生交换,从而树脂的氢型交换容量发生降低影响催化效果。
2.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带入可能源于反应器、管道、阀门等所有与物料接触的部位,与氢离子发生交换,从而树脂的氢型交换容量发生降低影响催化效果。
3.有机胺类物质:有机胺为碱性物质,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少催化位点,降低催化性能。
4.氧化降解:树脂与氧化性物质接触如氧气、双氧水等,会发生与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类似的反应而破坏树脂的结构,从而使强度降低,而影响树脂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苯酚精制树脂虽然对苯酚有良好的精制作用。但在目前苯酚丙酮合成工艺中,异丙苯合成工艺装置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
(1)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较短:实际情况下8个月就需要更换,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
(2)影响产能:苯酚精制树脂更换的周期较短,工厂需要停车更换树脂从而影响产能。
(3)苯酚精制树脂无法回收再利用:更换的树脂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固废处理。这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以及环保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苯酚丙酮装置中延长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的方法。在苯酚精制床前加一个保护单元,去除苯酚物流中携带的阳离子、有机胺,防止污染苯酚精制树脂,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延长苯酚精制树脂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苯酚丙酮合成中延长苯酚精制树脂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有机胺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颇瑞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英颇瑞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