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患隐私的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229.3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宏;王晨莎;张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16H10/60;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患 隐私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病患隐私保护方法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病患隐私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静态信息实现现代密码学的数字签名,对动态信息采取数据扰动,静态信息的数字签名处理可配置在本地的临时缓存,每当数据更新一次向服务器进行发送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用于解决医学物联网普及中病患隐私泄露的问题。病人在医学物联网中如网上问诊等受益、获取个性化诊疗服务的过程中,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重大隐患。本发明就如何保护病患隐私又不破坏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以数字签名和数据扰动为基础的病患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在进行扰动实现敏感数据隐藏的基础上,又不破坏数据挖掘时潜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患隐私保护方法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病患隐私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物联网的迅速席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引起了威胁和不安。由于患者和用户自身长期携带传感器设备,其个人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生理特征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将面临泄露危险。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实时传输过程中,患者的信息比在医院就诊时的更全面详细,泄露风险非常大,预防不当的话,非常容易被窃取利用,对患者的学习和生活雪上加霜。
目前解决路径可以分类三条:1,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和打包处理从而防止中途泄露数据;2,基于限制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主要的做法是不发布完整数据而是公开部分数据或模糊原来的数据;3,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是通过扰动手段使原来数据失真并偏离从而隐藏敏感数据。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1)原生贝叶斯算法:对垂直分布式数据进行数据扰动的隐私保护协议,可用来恢复已分散的伪装数据,并对该贝叶斯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该算法可完成基本的恢复任务,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
(2)扰动算法:对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记录变换位置,使得原始数据呈现的偏离足以破坏从中试图恢复敏感信息的企图。通过矩阵乘法实现数据的旋转扰动和矩阵分块的不同旋转规则的旋转扰动。
目前技术方案如下缺点:1、对患者的隐私数据防护不当,造成数据泄露,导致病患心理防线的塌陷,进一步恶化病人的状态;2、对病患的数据信息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保护措施过于严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具有潜在价值的数据;
本发明是弥补上述两者缺陷,在两者之间做到平衡和兼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患隐私的保护方法,即对病患信息进行梳理,包括身份信息和医疗数据等,通过综合性保护方案,包括:第一,保证传输过程中病患的隐私信息得到保护。借助现代密码学和一系列先进的保护算法使得信道中传输的数据是透明而无意义的。第二,即使信息中途被恶意人士窃取,也无法从中恢复真实的病患信息。即使在传输过程中特定的属于病患的信息被拦截,恶意人士在不知道保护算法和规则的情况下,也无法从中恢复消息。第三,一旦数据库被攻击,也无法从披露的信息中获取真实的病患信息。由于对大量病患的集中处理和反馈集中在服务器上,即服务器和数据库中保存了人数众多的病患信息,并且每个病患的信息也非常详细和缜密,对于数据库的直接披露和服务器访问权限的攻击也必须提前预防,本发明主要解决医学物联网中患者的身份隐私保护和医疗数据保护的有效方法问题,提出完整保护方案。由于医学物联网涵盖了从设备终端采集、数据交换、分析处理等各个复杂环节,体系庞大、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整体,还需敏感地把握细枝末节。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医学物联网中病患隐私安全的隐患所在,提前防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患隐私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静态信息实现现代密码学的数字签名,对动态信息采取数据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