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6873.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文;陈晓伟;刘洋;周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渠道 围堰 防渗 止水 结构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用于渠道围堰防渗止水,包括第一防水板(1)和第二防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板(1)面向第二防水板(2)的一侧设有密封板(4),所述第二防水板(2)面向第一防水板(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板(4)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第一防水板(1)和第二防水板(2)通过限位机构(3)连接为一体;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多组成对的连接块(31)和限位块(32),所述连接块(31)固定安装于第一防水板(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32)固定安装于第二防水板(2)的一侧;
所述连接块(31)面向第二防水板(2)的一侧设有可旋转的连接杆(38),所述限位块(32)面向第一防水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38)相适配的的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内部设有可旋转的套筒(36),所述连接杆(38)外壁径向设有用于对套筒(36)限位的挡杆(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外部设有橡胶密封垫,当第一防水板(1)和第二防水板(2)连接为一体时,所述密封板(4)插入所述放置槽中,所述橡胶密封垫与放置槽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6)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尺寸与所述挡杆(37)相适配,所述挡杆(37)卡入所述螺旋槽中并沿螺旋槽滑动带动所述套筒(36)在限位孔(33)内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2)内部设有可滑动的U型板(35),所述U型板(35)面向套筒(36)的一侧设有挡块(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11)为圆弧状且尺寸与套筒(36)相适配,所述挡块(311)面向套筒(36)的侧面为粗糙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35)远离套筒(36)的一侧设有滑竿(34),所述滑竿(34)沿轴向延伸至限位块(32)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2)内部设有第一弹簧(310),所述第一弹簧(310)一端与限位块(32)连接,另一端与滑竿(34)径向外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35)远离挡块(311)的端部设有勾板(39),所述勾板(39)为弹性元件,所述限位块(32)内部远离挡块(311)的内壁设有支撑杆(313),所述支撑杆(313)顶部设有与勾板(39)相适配的锥形支撑块(3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渠道围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3)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滑板(314),所述滑板(314)为锥形且锥底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块(312)的锥底尺寸;
所述支撑杆(313)底部设有第二弹簧(315),所述第二弹簧(315)一端与支撑杆(313)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滑板(314)连接。
10.一种防渗止水结构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渗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防水板(1)侧面的密封板(4)插入第二防水板(2)侧面的放置槽中,使密封板(4)外部的橡胶密封垫与放置槽内壁紧密接触;
S2,连接块(31)上的连接杆(38)插入限位块(32)上的限位孔(33)中,使挡杆(37)卡入套筒(36)的螺旋槽并沿螺旋槽滑动带动套筒(36)在限位孔(33)内部转动直至限位固定;
S3,向滑竿(34)施加压力,滑竿(34)带动U型板(35)向靠近套筒(36)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弹簧(310)被压缩,并使挡块(311)的粗糙面与套筒(36)相接触,实现对套筒(36)进行限位;
S4,勾板(39)跟随U型板(35)向支撑杆(313)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支撑杆(313)中部的滑板(314)向支撑杆(313)底部滑动,使第二弹簧(315)被压缩,直至勾板(39)与支撑杆(313)顶部的支撑块(312)底面相互接触;
S5,卸去滑竿(34)的压力,在第一弹簧(310)的弹力作用下,勾板(39)与支撑块(312)紧密卡合,实现对U型板(35)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8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