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性能稳定且安全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6816.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贾凯;史楠;周锋;付昕;李春阳;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生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31/28 | 分类号: | C06B31/28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刘永珍 |
地址: | 0103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稳定 安全 多孔 粒状 油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性能稳定且安全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多孔粒状硝酸铵94‑95份,液体石蜡5‑6份。本发明采用液体石蜡为可燃剂,液体石蜡是煤制油的中间产物,无毒无刺激性气味,环境友好,而且方便储运,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无需加热熔化,密度仅为0.83‑0.89g/cm3,制成炸药后起爆感度高,利于现场爆破;相比于现有工艺配方与生产步骤更为简单,性能有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性能稳定且安全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属于炸药领域。
背景技术:
铵油炸药是指由硝酸铵和可燃剂组成的一种粉状或粒状的爆炸性混合物,主要适用于露天及无沼气和矿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工程。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由氧化剂多孔粒状硝酸铵94~95wt%和可燃剂柴油5~6wt%混合制得,具有原料来源广、流散性好、加工简单以及能在爆破现场实现机械化混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程爆破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柴油消耗量大,生产成本较高,且企业因为常年使用大量柴油被列入高耗能重点监管名单,节能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每年完成降低一定量柴油的指标,易引发产品质量问题;柴油闪点低,易挥发产生刺激性气味,不利于储存及长途运输,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和员工职业危害。
基于此,从业人员对如何避免使用柴油作为传统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可燃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申请号为CN201510513025.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使用脂肪族化合物硝基丙烷、芳香族化合物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矿物油、植物油、动物油、石蜡和微晶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可燃剂,上述可燃剂的理化性质见表1,
表1CN201510513025.6中可燃剂的理化性质
由表1可知,存在如下问题:
1、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动物油、石蜡和微晶蜡,常温下为固体,熔点较高,采用上述物质作为可燃剂生产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时需要高温对其熔化,设备投用多,生产工序相对复杂,而且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在高温熔化时易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硝基丙烷、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微溶于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在潮湿环境爆破或有水炮孔爆破时会造成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性能的下降;
3、硝基丙烷、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有毒性,具有刺激性气味,采用上述物质作为可燃剂生产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时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4、硝基丙烷、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的密度较大,不易起爆,且起爆后产生的氮氧化物等刺激性烟尘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爆炸是指炸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快速的化学反应过程,促使炸药产生爆炸的条件称为起爆条件,激发炸药形成爆炸的能量称为起爆能。合适的装药密度是起爆条件之一,而装药密度取决于炸药本身的密度,炸药密度越大,形成爆炸所需要的起爆能越高。就铵油炸药而言,多孔粒状硝酸铵固定,油相材料的密度与柴油接近或略低,取0.82-0.85g/cm3为最佳。油相材料密度越大,所需起爆能越高,爆炸后产生的氮氧化物等刺激性烟尘较大,不符合环保要求);
5、硝基丙烷和二硝基苯酚闪点低,储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安全风险较高;
基于上述原因,亟需研发一种制作时无需加热熔化可燃剂、不易受环境影响、无刺激性气味、容易储运且容易起爆的、起爆后刺激性烟尘符合环保要求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且安全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其所用可燃剂常温为液体,制作炸药时无需高温加热熔化;无刺激性气味,有利于工人职业健康;闪点高,方便储运;密度适宜,制作的铵油炸药起爆点低,且起爆后的刺激性烟尘复合环保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生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生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