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6794.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谭富生;高忠;王旭;谭伟;黄敏;刘龙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林祥成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路 充填 采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针对矿岩极不稳固急倾斜薄矿体,它包括但并不限于根据矿体产状及中段巷道的布置方式,沿矿体垂直方向划分中段,沿矿体走向方向布置采场,具体有五项工艺步骤与条件,具有可解决矿岩极不稳固急倾斜薄矿体回收难和矿石损失率高、安全性差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极破碎矿岩条件下天溜井施工难甚至无法施工的问题,还省去了采切工程,极大提高了矿山经济效益,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尤其适于矿岩极不稳固的急倾斜薄矿体采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矿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尤其适于矿岩极不稳固的急倾斜薄矿体采矿应用。
背景技术
在矿山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针对矿岩极不稳固的急倾斜薄至极薄矿体,在开采过程中采准工程很难形成或无法形成导致矿石开采难度极大,甚至无法开采,造成资源的浪费。采切工程施工时天井、矿石溜井成型难度大甚至无法成型,回采时安全性差、损失率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是本领域存在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中国专利CN 102635356 A公开了“急倾斜薄矿脉多爆破自由面中深孔采矿法”,该方法适用于矿体较规则、矿岩较稳固倾斜~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于极破碎矿岩的回采适用性较差;中国专利CN 107829739 A公开了“一种急倾斜薄矿脉的采矿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浅孔落矿方式,若急倾斜矿体上下盘与矿体均破碎,采用浅孔落矿方式,存在作业人员需进入采场作业,长时间在暴露空间下作业,安全性差;中国专利CN 111042818 A公开了“一种围岩不稳固急倾斜薄矿脉钨矿体的开采方法”,该方法使用静态留矿法所采用的采准切割工程结构,即采用自下而上分层推进的方式进行,其特征在于分层高度为1.6~2.2m,采用浅孔落矿方式,存在若矿体与围岩赋存条件较差,作业人员需进入采场作业,长时间在暴露空间下作业,安全性差。总之,未检索到适于矿岩极不稳固的急倾斜薄至极薄矿体的开采技术方法。
为此,研发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针对矿岩极不稳固的急倾斜薄至极薄矿体在开采过程中采准工程很难形成或无法形成导致矿体很难开采甚至无法开采,使矿石得以安全高效开采,同时解决极不稳固矿岩条件下天井、溜井施工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针对矿岩极不稳固急倾斜薄矿体,它包括但并不限于根据矿体产状及中段巷道的布置方式,沿矿体垂直方向划分中段,沿矿体走向方向布置采场,具体工艺步骤与条件如下:
A.中段内,采用由上至下的回采顺序,在开拓工程沿脉巷道、脉外运输道开拓工程形成后,在未构造采准工程的条件下直接施工切割工程自上而下进行矿石回采,切割工程是从采场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以满足回采进路的需求;
B.回采是自上而下分层进路回采,采用掘进方式回采矿石,随着回采工作的推进,在充填过程中构建通风、行人、充填、材料运输系统;
C.采场出矿采用常规出矿方式进行,未与下部穿脉贯通前出矿由构造的运输系统提升至上部中段;
D.为满足安全需要,相邻采场要保证梯段式回采,超前回采的采场在空区充填前需架设顺路井以满足构建通风、行人、充填、材料运输系统的需求;
E.进路回采结束后对空区进行充填,待充填体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进路的回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或效果:
(1)彻底解决了矿岩极不稳固急倾斜薄矿体回收难度大、矿石损失率高、安全性差的难题。
(2)同时也解决了极破碎矿岩条件下天溜井施工难甚至无法施工的问题。
(3)省去了采切工程,极大提高了矿山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