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6661.0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棋;陈智军;于长一;刘文彬;诸葛爱军;喻志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E02D5/18;E02F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地基 基坑 支护 防渗 复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围绕待开挖的基坑,构建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
步骤2,在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中等间距插入工字钢,形成复合竖向支护结构;
步骤3,待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和工字钢施工完毕后,围绕构建好的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在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顶部浇筑构建首道圈梁,工字钢顶部要超出首道圈梁;所述首道圈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首道圈梁的内侧要超出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侧;
步骤4,在首道圈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第一层水平支撑,其中,每个水平支撑水平设置在首道圈梁的两个相对的长边梁体之间,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开挖基坑;
步骤5,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深度,在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壁上构建下一道圈梁,并且在每道圈梁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水平支撑;并且在上下相邻的各道圈梁之间构建竖向连接梁;
步骤6,开挖至基坑底后,浇筑基坑地板,并在基坑地板和其上方的最后一道圈梁之间构建竖向支撑梁,然后进行地下室施工;
步骤7:根据地下结构施工进度自下而上逐级拆除各层水平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时,首先围绕待开挖的基坑将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划分成若干槽段,按顺序对槽段编号,采用往复式施工工艺,对各槽段进行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槽段中间隔插入两根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道圈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壁上构建的圈梁为钢筋混凝土梁,其钢筋要打入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部,从而增加与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壁的连接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梁紧贴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壁,竖向连接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竖向连接梁的钢筋要打入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梁紧贴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壁,竖向支撑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竖向支撑梁的钢筋要打入双轮铣水泥土防渗墙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支撑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或者钢管,每层的相邻两水平支撑之间距离为8-1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竖直间隔5-6m深度,构建一道圈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透水层地基基坑支护防渗复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在地下结构施工结束后利用千斤顶逐根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6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