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场核磁共振的气动缆线穿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6054.4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P·阿德斯;A·蒂尔奇;T·马夸森;J-M·泰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G01N24/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进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磁共振 气动 缆线 穿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双场核磁共振的气动缆线穿梭系统。一种转移装置,用于在NMR波谱仪至少两个同轴布置的NMR磁体系统(11’;11”)之间穿梭传送NMR样品容器(12),包括:引导管(13);穿梭组件(14);以及,驱动系统,其绞盘绳索在一侧附连到驱动系统,在另一侧附连到穿梭组件,其特征在于,转移装置包括气动加压装置,该气动加压装置具有布置在穿梭组件上方的气密体(17)上的加压气体的进入口(16),该气动加压装置适于将绞盘绳索维持在张力下,并且穿梭组件包括活塞设计,该活塞设计能够在压力的影响下沿着同轴磁体系统的公共轴线移动。这种紧凑的机构可以容易地集成到NMR波谱仪中,并能在数毫秒内高速精确地移动样品容器,而不会因冲击、振动、热量输入或异物污染而对测量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执行包括双场核磁共振(“2F-NMR”)的场循环技术的核磁共振波谱仪,该波谱仪具有产生不同磁场的至少两个同轴布置的核磁共振(NMR)磁体系统和用于在NMR磁体系统之间穿梭传送NMR样品容器的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包括:引导管,该引导管位于同轴磁体系统的中心内孔中;穿梭组件,该穿梭组件被布置在引导管内,用于牢固地保持NMR样品容器和穿梭传送NMR 样品容器;以及,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牵拉驱动器和绞盘绳索,该绞盘绳索在一侧附连到驱动系统,在另一侧附连到穿梭组件,使得穿梭组件可以在同轴磁体系统之间在引导管内行进。
用于场循环NMR的温控样品穿梭器从Andrew M.R.Hall等人的科学论文“用于场循环NMR的温控样品穿梭器”,磁共振杂志317 (2020)106778(A temperature-controlledsample shuttle for field-cycling NMR”,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317(2020)106778)(=参考文献[1])中已知。
背景技术
总的来说,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核磁共振(=“NMR”) 波谱学是仪器化学分析中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并且是用于分析和表征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商业性广泛使用的方法。在NMR实验中,样品暴露在强静态磁场中,该磁场与样品中包含的原子核的自旋相互作用。射频(=“RF”)脉冲被发送到样品中用于操纵自旋,并且样品的反应,即RF信号(也称为“NMR信号”)被测量。样品的反应取决于样品中原子核的环境,尤其是价电子。因此,通过分析所测量的NMR信号,可以获得关于样品化学结构的信息。
NMR方法的改进(如场循环)允许利用核自旋与不同强度磁场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的更多波谱信息。
NMR中的场循环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场相关的研究。主要构思是在频率基础上测量弛豫。其应用包括材料科学,如聚合物动力学,结构生物学,如膜动力学和蛋白质动力学,以及MRI场中造影剂的弛豫测量等。
特别地,在双场NMR(=“2F-NMR”)实验中,核自旋可以暴露于两个不同磁场强度的RF脉冲,并通过两个不同磁场强度的RF脉冲来操纵。这允许获得关于样品的额外波谱信息,特别是动态信息或额外的测量维度,这可用于增加分辨率,特别是更可靠地识别波谱中的最大值。
在配备有第一NMR探针的第一工作体积处,存在具有高均匀性的第一场强(“高场”),尤其允许强的初始极化和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信号检测。此外,核自旋操纵可以在第一工作体积处进行。在配备有第二NMR探针的第二工作体积处,存在具有至少相当好的均匀性的第二场强(“低场”),这也允许核自旋操纵,特别是自旋的带选择操纵。
对于许多核自旋系统,耦合性质和/或弛豫时间取决于存在的磁场强度。因此,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可用场强,2F-NMR设备可以进行实验,其在同一单次测量中利用不同的耦合性质和/或弛豫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未经布鲁克碧奥斯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