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5728.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垚;江世雄;李熙;陈国伟;王重卿;翁孙贤;方克艳;张建勋;吴文庚;陈鸿;龚建新;车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拟 仿真技术 水土 流失量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构建第一实体模型和第二实体模型;
对第一实体模型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得到水土流失模拟值;
对第二实体模型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得到水土流失实测值;
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对水土流失模拟值和水土流失实测值作回归拟合,得到第一拟合结果和第二拟合结果;若第一拟合结果与第二拟合结果相似,则将得到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作为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进行水土流失量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体模型为径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实体模型为野外地形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第二实体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野外地形的点云数据;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打印模型壳体;
利用所述模型壳体对土壤进行塑形,塑形后的土壤为第二实体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二实体模型的点云数据;比对野外地形的点云数据与第二实体模型的点云数据,得到偏差值;根据偏差值修正第二实体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方差分析法,对第一拟合结果与第二拟合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若第一拟合结果与第二拟合结果计算所得的P值在预设范围内,则认为第一拟合结果与第二拟合结果相似。
7.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实体模型,所述第一实体模型用于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得到水土流失模拟值;
第二实体模型,所述第二实体模型用于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得到水土流失实测值;
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所述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用于进行水土流失量预测;
其中,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的构建步骤如下: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水土流失模拟值和水土流失实测值输入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作回归拟合,得到第一拟合结果和第二拟合结果;若第一拟合结果与第二拟合结果相似,则得到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即为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实体模型为野外地形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第二实体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野外地形的点云数据;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打印模型壳体;
利用所述模型壳体对土壤进行塑形,塑形后的土壤为第二实体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边坡水土流失量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二实体模型的点云数据;比对野外地形的点云数据与第二实体模型的点云数据,得到偏差值;根据偏差值修正第二实体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57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