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饮用水的水体净化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4585.X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0;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联合竟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1 | 代理人: | 田相迪 |
地址: | 452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饮用水 水体 净化 材料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饮用水的水体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CTAB、正戊醇、环己烷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可溶性铁盐、可溶性镍盐以及柠檬酸钠,水浴反应,将产物过滤,洗涤;(2)将步骤(1)的产物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处理,得到FeNisubgt;2/subgt;Osubgt;4/subgt;;在乙二醇中加入Ag盐、Zn盐、硫脲超声混合,随后加入表面活性剂P123以及步骤(2)的产物,继续超声直至混合均匀,将该混合液于高压反应釜中溶剂热反应,产物过滤,并以去离子水洗涤,即得到FeNisubgt;2/subgt;Osubgt;4/subgt;‑Ag掺杂Zn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呈现独特的绒球状,粒径均一,分散性高,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将其应用于净水器滤芯净化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有效去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用水体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水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主要污染源包括铜、镉、汞、砷等重金属离子以及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其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净水器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而净水器的净化功能的核心在于净水材料,研发高效的净水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N109423642A公开了一种Cu-Zn-Zn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铜锌合金表面上直接生长有氧化锌一维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元素:Cu 49-89%,Zn 9-42%,O 2-9%;利用铜锌合金在高压消解罐中水热合成而得到;以铜锌合金为原料利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在铜锌合金表面上直接生长有氧化锌一维纳米材料的新型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去除余氯、重金属离子和硫化氢的功能,还可以有效的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CN112892466A公开了一种铁钛锰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铁钛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六水合三氯化铁、七水合硫酸亚铁、三氯化钛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到水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搅拌,调节pH至8~9,陈化,抽滤,洗涤,干燥,得到铁钛锰复合氧化物。铁钛锰复合氧化物由无定形的复合氧化物组成,团聚现象较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钛锰复合氧化物有所缓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净水器用水体净化复合材料FeNi2O4-Ag掺杂Zn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源。
一种用于净水器的水体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1)将物料比例为(5-8)g:(10-20)ml:(20-50)ml的CTAB、正戊醇、环己烷混合均匀;随后依次加入(0.05-0.1)mol的可溶性铁盐、(0.05-0.1)mol的可溶性镍盐以及(0.02-0.08)mmol的柠檬酸钠,80-9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4-5h,将产物过滤,洗涤;
(2)将步骤(1)的产物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处理,煅烧温度为300-500摄氏度,煅烧时间为1-3h,得到FeNi2O4;
(3)在乙二醇中加入摩尔比为(0.002-0.005)mol的Ag盐、(0.02-0.05)mol的Zn盐、(0.002-0.005)mol的硫脲超声混合,随后加入(3-5)mg的表面活性剂P123以及步骤(2)的产物,继续超声直至混合均匀,将该混合液于高压反应釜中溶剂热反应,产物过滤,并以去离子水洗涤,即得到FeNi2O4-Ag掺杂ZnS复合材料;
具体的,该FeNi2O4-Ag掺杂ZnS复合材料为蒲公英绒球状;
具体的,溶剂热的反应温度为180-20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10-20h;
具体的,乙二醇体积为50-8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