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198.6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钟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良东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加工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属于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加工机壳,加工机壳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清洗区、烘干区、涂胶区以及热压区;加工机壳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板材原料依次通过清洗区、烘干区、涂胶区以及热压区的驱动组件;清洗区设有清洗组件,烘干区设有烘干组件,涂胶区设有涂胶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加工机壳内的导轨、滑动安装于导轨上的驱动器、安装于驱动器上的电磁吸盘,导轨沿加工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热压区内,导轨在加工机壳的宽度方向上逐渐朝向加工机壳中部靠近,直至导轨上的两块板材贴合压紧。本申请具有加工效率高,且有利于防止板材胶料上沾染灰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板材指的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板材。实际上,针对与不同材质的板材,复合板材的概念和制作方法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以金属复合板材、木塑复合板材和玻璃钢复合板材为主。
对于复合板材的加工,一般采用热压机对涂覆胶水的板材进行热压,从而实现板材的复合。如公告号为CN11023919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装饰层和基材层叠放后放入单层热压机进行压贴,形成装饰面板;将较薄的基材层和装饰层压贴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压贴时的温度、压强和时间,在保证装饰层与装饰面板的结合强度的情况下,缩短装饰层的压贴时间,从而防止装饰层碳化。S2、通过贴膜机在芯材层的正面和/或背面贴合固体胶膜;S3、将所述贴有固体胶膜的芯材层与装饰面板叠放入热压机进行压贴,以形成复合板材。
但是,现有的板材复合工艺中,在涂胶和热压等工序之间,需要人工翻转和搬运板材,加工效率低,且板材上的胶料也容易沾染杂质,影响板材的复合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工系统,包括加工机壳以及设置于加工机壳底部的接料斗,所述加工机壳长度方向水平,且加工机壳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清洗区、烘干区、涂胶区以及热压区;所述加工机壳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板材原料依次通过所述清洗区、烘干区、涂胶区以及热压区的驱动组件;所述清洗区设有清洗组件,所述烘干区设有烘干组件,所述涂胶区设有涂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加工机壳内侧壁上的导轨、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的驱动器、安装于所述驱动器上的电磁吸盘,所述导轨沿所述加工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热压区内,导轨在加工机壳的宽度方向上逐渐朝向加工机壳中部靠近,直至导轨上的两块板材贴合压紧;所述热压区和所述涂胶区之间设有加热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板材加工时,两块板材置于电磁吸盘上吸紧,然后驱动器启动,带动两块板材移动至加工机壳内,使得两块板材同步依次经过清洗区、烘干区、涂胶区,从而使得板材上经过清洗、烘干和涂胶后进入热压区,而热压区内的导轨延伸方向,使得两块板材最终压合在一起,实现板材的复合加工,与现有的人工翻转板材的方式相比,加工效率高,且有利于防止板材胶料上沾染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的驱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盒内的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导轨上固定有沿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电磁吸盘包括用于与板材侧壁贴合设置的贴合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贴合板上的电磁阀,所述贴合板内开设有负压腔,所述贴合板远离所述电磁阀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口,所述吸附口与所述负压腔之间连接有连通孔;所述吸附口外边缘固定有密封圈,且所述贴合板与所述驱动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负压腔之间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启动时,驱动齿轮转动,在驱动齿条的作用下,使得驱动盒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而在放置板材后,通过真空泵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然后关闭电磁阀,使得板材吸附于贴合板上,从而使得板材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板材安装方式简单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良东,未经钟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