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3025.2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岳之浩;金晨鑫;周浪;徐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焕巧 |
地址: | 332020 江西省九江市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氧化 亚硅碳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氧化亚硅颗粒置于真空热处理炉中;(2)到达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碳源,使氧化亚硅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碳层;(3)到达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氮源,使氮同时掺入到碳层和氧化亚硅颗粒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中所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使负极材料的整体导电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可使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效应得到明显抑制,因此有望提升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上广泛应用的石墨基负极材料,因其比容量低(372mAh/g)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新型的负极材料如硅基负极材料。其中,氧化亚硅(SiOx,0<x<2)负极材料由于其高的理论比容量(2100mAh/g)和较为优异的循环寿命而备受关注。然而,氧化亚硅负极材料仍然存在导电性能较差和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较为严重的问题。在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多采用单纯的碳包覆方法对氧化亚硅材料进行改性,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氧化亚硅颗粒置于真空热处理炉中;
步骤(2),到达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碳源,使氧化亚硅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碳层;
步骤(3),到达设定温度后,通入气态氮源,使氮同时掺入到碳层和氧化亚硅颗粒中。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热处理炉优选优选旋转真空管式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设定温度优选600-100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气态碳源优选乙炔、甲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形成的所述碳层厚度优选5-20n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设定温度优选700-100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气态氮源优选氨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形成的所述氮元素质量含量在0.01~1%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采用如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通过高温环境下依次先后充入气态碳源、气态氮源,使氧化亚硅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碳包覆层,之后使氮掺入碳层和氧化亚硅中,进而形成锂离子电池用氧化亚硅碳负极材料。
本发明通过采用气态碳源热分解后沉积在氧化亚硅颗粒表面,其目的在于使氧化亚硅颗粒与电解液之间隔绝开来,可以避免氧化亚硅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避免SEI膜的反复形成。相较于传统的液相碳包覆方法,气态碳源包覆方法使碳层的厚度更为均匀且可控。氮掺杂的作用在于提高氧化亚硅颗粒的导电性能,同时提高包覆碳层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中所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使氮同时掺入碳层和氧化亚硅颗粒中,可从根本上显著提升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可被明显抑制。
(2)本发明中所述的负极材料结构可望同时具备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未经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3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板灌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