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0330.6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程阳;赵博辉;张良;陈丰;张龙明;戴鑫;汪德良;梁法光;张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热利华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G01N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水汽 参数 协同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站水汽监测领域,涉及一种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水样入口、水样出口、第一电导率传感器、阳离子去除装置、第二电导率传感器、除盐装置、膜交换装置以及第三电导率传感器;水样入口通过第一电导率传感器与阳离子去除装置相贯通;阳离子去除装置分别与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和除盐装置相贯通;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和除盐装置均接入膜交换装置;膜交换装置与水样出口相贯通;膜交换装置出口通过第三电导率传感器与水样出口相贯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结果准确以及测量过程反馈及时的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水汽监测领域,涉及一种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是化学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火力发电厂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和新型水处理设备的不断投入运行,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GB/T12145)对火力发电厂的水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例如火电水汽中的比电导率、氢电导率、脱气氢电导率、pH以及氨含量都有详细的参数要求。
对于比电导率而言,其数值的测定与水样的流速及二次仪表设计和补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而现有的测量方式如使用国产仪表,由于分布电容及温度补偿的影响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对于氢电导率,其测量数值与水样的流速和所用氢离子交换树脂柱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用来去除水中阳离子,树脂因自身条件的限制,会使氢电导率测量的干扰很多,不易测量准确,且树脂失效后,树脂的清洗或更换,会间接导致氢电导率的测量间断,无法及时准确测量。且氢电导率测量测点众多,人工运维工作量巨大。
对于脱气氢电导率而言,常用的方式包括沸腾法以及膜法。沸腾法的温度高、危险性大,而且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补偿,才可以得到补偿后的准确脱气氢电导率,势必会影响脱气氢电导率的实际值。对于膜法而言,水汽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少时无法彻底清除,也会影响脱气氢电导率的测量值。由于电站水汽中二氧化碳含量极低,很难通过沸腾法和膜法得以彻底去除,且脱气氢电导率也都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去除水样阳离子后测量,同样存在氢电导率测量的诸多问题。
同时,pH是控制水汽系统防腐的重要指标,但pH测量准确度差,尤其是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含氨纯水pH的测量准确性更差,会严重影响水汽系统设备防腐,且pH电极需要定期更换,运维成本较高。
水汽系统氨含量一般使用纳氏试剂法测量,测量药剂毒性大、步骤繁琐。
综上,现有的测量方式,pH、比电导率、氢电导率和脱气氢电导率需要使用四路水样,四块在线仪表进行测量,且由于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pH、比电导率、氢电导率和脱气氢电导率很难测量准确,影响到热力设备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结果准确以及测量过程反馈及时的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站水汽多参数协同测量系统包括水样入口、水样出口、第一电导率传感器、阳离子去除装置、第二电导率传感器、除盐装置、膜交换装置以及第三电导率传感器;所述水样入口通过第一电导率传感器与阳离子去除装置相贯通;所述阳离子去除装置分别与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和除盐装置相贯通;所述第二电导率传感器和除盐装置均接入膜交换装置;所述膜交换装置与水样出口相贯通;所述膜交换装置出口通过第三电导率传感器与水样出口相贯通。
上述阳离子去除装置是连续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使用电再生及时对其中阳离子交换树脂包进行实时动态再生;
上述除盐装置是EDI电除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热利华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热利华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0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