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发育场地工程灌注桩防涌水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8210.2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温忠义;彭卫平;刘伟;张庆华;刘志方;陈倩岚;杨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苏伟钊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发育 场地 工程 灌注 桩防涌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溶发育场地工程灌注桩防涌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钢筋笼,并沿钢筋笼的外周周向捆扎若干个泄压排水管,若干个泄压排水管间隔设置,其中,泄压排水管的壁面上设有排水孔;S2、进行桩孔成孔;S3、将步骤S1制作好的钢筋笼及泄压排水管放入步骤S2成孔的桩孔内,并向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工程桩;被截断的地下水会从排水孔进入泄压排水管内,然后从泄压排水管的上端流出地面;S4、待钢筋笼内的混凝土工程桩达到强度要求后,对泄压排水管进行封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工程桩钢筋笼1外侧绑扎泄压排水钢管,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泄压引流,有效保证工程桩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溶发育场地工程灌注桩防涌水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灌注桩施工技术可采用旋挖钻机、冲孔钻机或全套筒全回转钻机成桩等施工方法。但在岩溶发育场地存在流动岩溶水、地下暗河、承压裂隙水等,工程灌注桩施工难度加大,且成桩质量往往受地下水影响,工程桩截断原地下水流通路径后,容易出现断桩、桩身夹泥、桩身内部缺陷或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等质量问题,特别是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再施工工程灌注桩的工程,由于溶(土)洞上覆土层厚度少,极易出现上述质量问题,后期需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补桩或者重新冲孔成桩等补救措施,造成工期加长,浪费资源,增加造价。
对于存在连通流动的地下水、地下暗河或者高承压基岩裂隙水场地,特别是岩溶发育场地,目前工程灌注桩施工未能很好解决刚浇筑未凝固的工程桩被流动地下水影响而造成桩身缺陷等问题,一般采用提前注浆封堵溶(土)洞或者全长钢护筒护壁方法,但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动性或一定的承压性,简单采用注浆封堵措施则浆液易被冲走,封堵效率低下,工期长,注浆量不好控制,工程造价高,且在岩溶发育场地,注浆难度大,需在工程桩周边进行注浆,在未明确溶(土)洞或地下暗河分布情况下,注浆针对性不高,效果不明显。全长钢护筒护壁方法施工造价高,一般少数工程采用。
因此,在连通流动的地下水、地下暗河或者高承压基岩裂隙水或岩溶发育场地,特别是在基坑开挖至坑底再施工工程灌注桩最不利工况下,为确保工程灌注桩质量,迫切需求一种防止工程灌注桩涌水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溶发育场地工程灌注桩防涌水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溶发育场地工程灌注桩防涌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钢筋笼,并沿钢筋笼的外周周向捆扎若干个泄压排水管,若干个泄压排水管间隔设置,其中,泄压排水管的壁面上设有排水孔;
S2、进行桩孔成孔;
S3、将步骤S1制作好的钢筋笼及泄压排水管放入步骤S2成孔的桩孔内,并向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工程桩;被截断的地下水会从排水孔进入泄压排水管内,然后从泄压排水管的上端流出地面;
S4、待钢筋笼内的混凝土工程桩达到强度要求后,对泄压排水管进行封堵。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1中,排水孔设于泄压排水管背离钢筋笼的一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1中,泄压排水管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若干个排水孔沿泄压排水管的轴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沿泄压排水管的轴向相邻的两个排水孔的间距为450-500mm,排水孔的直径为8-10mm。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1中,泄压排水管为PVC管或不锈钢管,泄压排水管的外径为78~91mm,壁厚3.0~4.5mm。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2中,桩孔成孔采用旋挖成孔、冲击成孔、长螺旋成孔或全套筒全回转钻机成孔施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