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泥沙游荡型河流的船闸型式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8203.2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良;杨顺群;张婷婷;杨建;王岳;李远程;孙鹏辉;胡能明;陶玉波;高平;刘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C1/06;E02B7/20;E02B7/54;E02C1/10;E02B5/04;E02B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泥沙 游荡 河流 船闸 型式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及航道工程建筑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泥沙游荡型河流的船闸型式,包括:进港航道、离岸船闸、地下航道、靠岸船闸及相应的若干冲水排水系统,所述进港航道与离岸船闸之间、离岸船闸与地下航道之间、地下航道与靠岸船闸之间通过若干闸门作为分隔。本发明通过将闸门将进港航道和船闸与主航道分离,避免泥沙进入;通过冲排水系统实现船舶的升降;本发明在尽量少占用河道前提下,在不影响行洪断面的基础上,实现船舶进港靠岸。同时兼顾三滩治理,实现黄河下游滩区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航道工程、船闸及附属设施,尤其是适用于多泥沙游荡型河流,使船舶可以顺利的靠泊的船闸型式。
背景技术
黄河是世界闻名的多泥沙游荡型河流。在下游河段其特点水少、沙多,河滩宽浅,主槽多呈游荡分叉的态势。堤距宽度窄处5~10公里,最宽处达24公里,河道中沙洲密布,串沟众多,河势摆动频繁,摆动幅度达5~7公里,水流宽、浅、散、乱,河道条件复杂。结合三滩治理的理念,结合控导工程等工程实施后,虽然主槽可以行船,但主槽游荡,主槽与码头之间的距离不固定,且滩地水浅易淤积,船舶无法靠岸。在黄河行洪时期,水位较高,滩区上的航道易淤积而无法使用。这些都使得在黄河下游建立合适的码头十分困难。传统的航道采用疏浚达到满足的水深,但对于以多泥沙著名的黄河采用传统疏浚方式保证航道持续稳定运行,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传统码头往往采用垂直岸线的踏步和实体斜坡道为主的结构形式,随水位变化,需前后移动囤船,作业频繁,劳动强度大,而码头本身因垂直水流,起了丁坝作用,这些不满足治导线原则的码头易改变河势,造成岸边淤积;而坝头冲刷严重,塌岸较为普遍。一些顺岸式踏步斜坡码头则往往引水深不足,枯水期船靠不了码头,旅客要行走在泥泞的滩地上。同时旅客上下要爬较高的踏步,遇上冰雪天,坡陡冰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且装卸货物也不方便。
综上,一种可以适应多泥沙、游荡型河流的航道、靠泊码头的船闸型式亟待发明,以实现黄河高质量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泥沙游荡型河流的船闸型式,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中至少一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泥沙游荡型河流的船闸型式,包括:进港航道、离岸船闸、地下航道、靠岸船闸及相应的若干冲水排水系统,所述进港航道与离岸船闸之间、离岸船闸与地下航道之间、地下航道与靠岸船闸之间通过若干闸门作为分隔。
优选的,所述离岸船闸、靠岸船闸均使用冲排水系统来实现船舶升降,所述冲排水系统包括:冲排水管道,所述冲排水管道连接控制阀门,双向抽水泵的一水口与所述冲排水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港航道与离岸船闸之间、离岸船闸与地下航道之间、地下航道与靠岸船闸之间均由平板闸门作为分隔、并设置多道紫铜止水。
优选的,所述若干闸门包括:第二闸门、第三闸门、第四闸门,所述若干冲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冲水排水系统、第二冲水排水系统、第三冲水排水系统、第四冲水排水系统;
所述进港航道设有第一冲水排水系统,所述离岸船闸设有第二冲水排水系统,所述地下航道设有第三冲水排水系统,所述离岸船闸设有第四冲水排水系统;
所述第一冲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冲排水管道、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二冲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二冲排水管道、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三冲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三冲排水管道、第三控制阀门,所述第四冲水排水系统包括:第四冲排水管道、第四控制阀门;
所述离岸船闸的闸室与进港航道的交界处设置第二闸门,所述离岸船闸的闸室与地下航道的交界处设置第三闸门;
所述靠岸船闸的闸室与地下航道的交界处设置第四闸门。
优选的,所述进港航道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和挡墙,与主航道交界处设拦沙坎和第一闸门,所述进港航道的结构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