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跳纤、尾纤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58019.8 | 申请日: | 2022-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涛;刘宜荣;刘松;左长华;金欣;韩其东;赵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 地址: | 2566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弹性 光缆 跳纤 尾纤 | ||
本发明属于光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跳纤、尾纤,所述的光缆包括光缆本体,光缆本体包括防护层,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包覆层,弹性包覆层内部包覆有纤芯。弹性包覆层包括弹性基材及强化金属网;其中强化金属网至少一层,并嵌于弹性基材内。弹性基材内均匀分布有可形变的气腔。弹性基材包括凯夫拉纤维。弹性包覆层外表面设置磨砂表层并通过磨砂表层与防护层连接。防护层包括溅射镀膜层和金属镀膜层;其中,金属镀膜层包覆在溅射镀膜层外表面,且金属镀膜层设置至少一层。可有效的提高光缆的抗拉能力,同时另可提高光缆抗电磁干扰及热辐射干扰的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光缆的使用质量,及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跳纤、尾纤。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光缆逐渐成为信息通信的主要载体,在一些大型的电子设置中,或多台电子设备密集排布使用时,电子元器件的众多接口间需要大量的跳纤进行连接,但由于光缆自身结构相对脆弱,抗拉、抗冲击能力及韧性均较差,再加之跳纤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弯曲使用,且环境种类复杂多样,因此极易造成跳纤在进行弯曲时被折断的现象和因外部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造成跳纤因腐蚀而被折断现象,从而造成设备通信中断事故,严重威胁设备及通信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前的跳纤产品往往采用的是纤芯外包覆一层简单防护层的结构,因此导致当前的跳纤对高温、强电磁辐射及外力冲击的抵抗能力极差,从而造成光纤线路运行稳定性大大下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强度耐高温性光缆,以克服当前使用中的不足,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当前的跳纤产品往往采用的是纤芯外包覆一层简单防护层的结构,因此导致当前的跳纤对高温、强电磁辐射及外力冲击的抵抗能力极差,从而造成光纤线路运行稳定性大大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跳纤、尾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包括光缆本体,光缆本体包括防护层,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包覆层,弹性包覆层内部包覆有纤芯。
优选地,纤芯的数量为1根时,纤芯与弹性包覆层同轴分布;纤芯与弹性包覆层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优选地,弹性包覆层包括弹性基材及强化金属网;其中强化金属网至少一层,并嵌于弹性基材内。
优选地,弹性基材内均匀分布有可形变的气腔。挤压式通过气腔变形增加弹性基材的弹性,增强光缆的强度。
优选地,弹性基材包括凯夫拉纤维。
优选地,弹性包覆层外表面设置磨砂表层并通过磨砂表层与防护层连接。是层与层之间贴合度更好,进一步保护内部的纤芯。
优选地,防护层包括溅射镀膜层和金属镀膜层;其中,金属镀膜层包覆在溅射镀膜层外表面,且金属镀膜层设置至少一层。
优选地,纤芯的数量为多根时,多根纤芯之间通过树脂粘接剂粘结在一起后外部包覆有屏蔽层。提高抗热辐射干扰的能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弹性包覆跳纤,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光缆的两端安装有跳纤连接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提高跳纤的抗拉、抗压抗弯折能力,同时另可提高跳纤抗电磁干扰及热辐射干扰的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跳纤的使用质量,及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三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弹性包覆尾纤,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耐折弯弹性包覆光缆,光缆的一端安装有尾纤连接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提高尾纤的抗拉、抗压抗弯折能力,同时另可提高尾纤抗电磁干扰及热辐射干扰的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尾纤的使用质量,及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