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5479.5 | 申请日: | 2022-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航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4/28;B02C23/08;B07B7/06;B07B1/15;B07B11/06;B07B9/00;B09B3/35;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32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锅炉 煤灰 排出 分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灰口,箱体的内部且位于进灰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分输送组件,筛分输送组件的一侧连接有煤渣输送带,筛分输送组件的正下方且位于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细化组件,箱体的底端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集灰件,集灰件的上方且位于输送管的外圆水平设置有负压管;采用同一方向转动的输送辊,可以将大颗粒煤渣朝同一方向传送的同时,相对直径较小的煤渣透过两输送辊之间的缝隙,落入细化组件,采用梯次分配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上层细化辊套件之间的载荷,提高效率,同时保证了粉碎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火电厂的热量来源,煤炭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烧尽的煤灰需要技术处理,一方面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另一方面方便煤灰的回收利用,目前现有的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在煤灰排出过程中需要对煤渣进行筛选,以便将煤炭中烧结的大颗粒煤渣分离出现,现有技术中通过振动网对煤渣进行筛分,振动网筛分煤渣效率底,能耗大,同时无法对大于筛网筛眼直径的颗粒进行粉碎,导致筛选后的煤渣质量不一,影响后续的回收利用。
为此,设计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在对煤灰分离筛分的过程中对煤渣颗粒进行粉碎作业,并且筛分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灰口,箱体的内部且位于进灰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分输送组件,筛分输送组件的一侧连接有煤渣输送带,筛分输送组件的正下方且位于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细化组件,箱体的底端连通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集灰件,集灰件的上方且位于输送管的外圆水平设置有负压管,负压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风机,负压管与输送管之间通过滤网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筛分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座一、电机一、输送辊及传动链轮,输送辊的辊轴两端均与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贯穿箱体,输送辊的一端均设置有传动链轮,且若干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一,固定座一上设置有电机一,电机一的电机轴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与位于箱体内部一侧的输送辊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输送辊的外圆沿径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组凸起件,且凸起件呈环状分布于输送辊的外圆,输送辊的外圆设置有七组凸起件,且每组凸起件均由六个凸起块构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输送辊外圆从一端至另一端七组凸起件绕轴向依次错位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细化组件包括细化辊套件、安装架、固定座二、电机二、双层带轮、从动带轮及主动带轮,安装架对称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侧,两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组细化辊套件,且若干组细化辊套件呈梯形三层分布,位于顶层及底层的细化辊套件的辊轴外圆均套设有从动带轮,位于中间层的细化辊套件的辊轴外圆均套设有双层带轮,箱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二,固定座二上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带轮,且主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位于顶层一侧的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锅炉煤灰排出分离装置,细化辊套件包括两相互啮合的齿辊,齿辊包括转轴、端齿轮及粉碎齿轮,转轴的两端与安装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转轴的一端贯穿安装架,转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端齿轮,两端齿轮之间且位于转轴的外圆固定设置有若干粉碎齿轮,两端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航,未经刘建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5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疲劳蠕变试验系统及其夹具
- 下一篇: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