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4002.5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凤;邓朝勇;丁忠耀;李斌;张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40;G01N1/42;G01N21/64;B01D45/1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少俊 |
地址: | 510355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尾气 回收 气体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回转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炉(1)上通过导气管连接有废气处理结构(2),所述废气处理结构(2)的一端也反应室(5)连接,所述反应室(5)上连接有探测器(6),所述反应室(5)的一端通过导气管连通有臭氧发生结构(3),所述臭氧发生结构(3)的一端上连接安装有风机(4);
所述废气处理结构(2)包含冷却除杂结构(7)、二级除杂结构(8)和三级除杂结构(9),所述冷却除杂结构(7)与回转炉(1)连接,所述冷却除杂结构(7)的另一端连接有二级除杂结构(8),且二级除杂结构(8)的另一端连接有三级除杂结构(9);
所述臭氧发生结构(3)包含干燥结构(10)和臭氧发生器(11),所述干燥结构(10)与风机(4)的出气管连接,且干燥结构(10)的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1)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除杂结构(7)内安装有可拆卸的螺旋管,且螺旋管的两端分别与回转炉(1)和二级除杂结构(8)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冷却除杂结构(7)位于螺旋管外部包裹设置有外壳,且在该外壳中填充有冷却液,该冷却液连通与外部的冷却循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除杂结构(8)内部设置有多个挡板,且多个挡板在二级除杂结构(8)内部形成折返式的流动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除杂结构(9)中设置有向着进气端方向倾斜的隔板,且在该隔板的下表面上均匀设置有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五度且是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导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结构(10)内填充有干燥剂,且内部也是通过隔板设置成折返式的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尾气回收后气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尾气处理步骤和臭氧发生步骤,两者在检测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且两者完成后进入到反应室(5)中进行反应,然后通过探测器(6)进行检测判断出气体浓度,其中:
尾气处理步骤:
S1、对回转炉排出的尾气进行初步杂质分离;
S2、对回转炉排出的尾气进行降温和除杂;
S3、对回转炉排出的尾气进行再除杂;
臭氧发生步骤:
S1、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分离;
S2、对处理后的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电晕产生臭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未经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40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便捷式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冷源群控虚拟调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