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3734.2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仇鑫凯;张正凯;姜宏明;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曹书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压力 可调 先导 隔膜 减压阀 | ||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包括阀壳、截流组件、隔膜,阀壳包括内部对称分布的进流道、出流道和将两个流道隔开的隔板,阀壳内还设置过渡腔和平衡腔,过渡腔位于阀壳的中部,平衡腔位于过渡腔远离进流道的一侧,隔板中间位置设置过流孔,隔板壁厚内设置闸板槽,截流组件一端位于闸板槽内,截流组件另一端穿过过渡腔并在端部连接隔膜,隔膜的外缘连接到阀壳内壁上,隔膜和截流组件的端部共同将过渡腔和平衡腔隔开,截流组件控制过流孔的过流面积来调配进流道和出流道的过流阻力,闸板槽远离过渡腔一端的侧面与进流道之间设置引压孔,平衡腔内充入减压阀过流介质,让出流道压力精确保持在设计值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阀门的一个品种,其主要作用是将阀门出口压力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上。
目前的减压阀根据结构大致分为薄膜式、杠杆式、活塞式、波纹管式等,又根据作用原理可分为弹簧直动式和先导压差式,其中,先导式减压阀可以以较小的尺寸获得较窄的压力波动范围而被广泛使用。
目前的先导式减压阀一般通过进出口的压差来判别入口水流的压力波动情况,在一个稳定状态下,如果进口压力升高,则过流流量略微提升,同时出口压力也会升高,但出口压力的提升程度不会有进口压力的提升程度,进出口压差扩大,此时,调整减压阀的过流截面大小,提高过流阻力,从而让进流压力经历更大压降成为出流压力,期望出流压力回复初始值,但此调节过程无法准确获知出流压力是否回到初始值上,只能够让出流压力回复到比初始值略偏的一个状态点上,阀门在制造时针对设计流量进行过流开度调整比例,可以在设计流量下获得较大的减压调整精度,阀门运行在偏离设计流量较大的工况时,出流压力调整精度会有较大的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减压阀包括阀壳、截流组件、隔膜,阀壳包括内部对称分布的进流道、出流道和将两个流道隔开的隔板,阀壳内还设置过渡腔和平衡腔,过渡腔位于阀壳的中部,平衡腔位于过渡腔远离进流道的一侧,隔板中间位置设置过流孔,隔板壁厚内设置闸板槽,
截流组件一端位于闸板槽内,截流组件另一端穿过过渡腔并在端部连接隔膜,隔膜的外缘连接到阀壳内壁上,隔膜和截流组件的端部共同将过渡腔和平衡腔隔开,
截流组件控制过流孔的过流面积来调配进流道和出流道的过流阻力,
闸板槽远离过渡腔一端的侧面与进流道之间设置引压孔,平衡腔内充入减压阀过流介质,
当进流道进入压力升高时,截流组件上升调小过流孔过流面积,平衡腔内液体流出,
当进流道进入压力降低时,截流组件下降调大过流孔过流面积,平衡腔内液体注入。
液体从进流道进入减压阀,穿过过流孔和截流组件过流,过流阻力成为压降,进流压力提高时,截流组件调小过流孔面积来提高过流阻力,让出流道的出流压力趋向稳定,进流压力降低时,过流孔过流面积增大而减小过流阻力,出流道出流压力降低程度减小并最终回复到初始出流压力,完成出口压力稳定的目的,隔膜安装在截流组件的顶部,在阀壳顶部构造出的平衡腔用作与闸板槽内液体压力形成压力差,从而在进流道进入压力变化时,形成截流组件的移动动力。
进一步的,阀壳侧壁上还设置受压腔,受压腔位于平衡腔的一旁,减压阀还包括换位组件和引流管,受压腔通过引流管连接到出流道,换位组件设置在受压腔内,换位组件根据受压腔内压力调整平衡腔进流或出流,受压腔压力升高时,平衡腔出流,受压腔压力降低时,平衡腔进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