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换式光纤跳线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2937.X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7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曹端庆;李玲玲;蔡卫卫;孙文科;万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光纤 跳线 转接 | ||
本发明公开了可变换式光纤跳线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输出头,所述转接头本体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收纳凹槽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连接杆。本发明通过在转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两组不同型号的转换头,使得在对光纤跳线进行连接时,将转换头通过连接杆和凸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可以将需要的转换头展开出来,一端与接触头连接,另一端与光纤跳线连接,可以选择合适的转换头进行连接,使得转接头本体可以与市面上大部分的光纤跳线进行连接,使得转接头应用更加的广泛,且闲置的转换头可以进行收纳,防止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可变换式光纤跳线转接头。
背景技术
光纤跳线(又称光纤连接器)是指光缆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一端装有插头则称为尾纤,光纤跳线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光纤跳线通常包括一根光纤线以及连接在光纤线两端的转接头组件,最初的光纤跳线只是单纯地用于光传输,随着通信和综合布线的发展,光纤传输的数据链路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在同一布线场合光纤跳线的数量急剧增加。
当前的光纤跳线转接头存在一定不足:
1、在现有的转接头,一般是只能够对一种型号的光纤跳线转接头,进行连接转换,在遇到不同型号的光纤跳线转接头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用到另一种转接头,使得转接头在使用时无法得到统一,使用较为麻烦;
2、同时在对连接头进行连接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插入式,若插接不紧实,且对光纤线的固定不够牢靠,光纤容易产生松动,导致信号无法传输造成重要的信息传输时造成数据的丢失;
同时光纤在进行连接的时候,一旦转接头所连接的光纤线被突然拉动,很容易造成光纤线与转接头的连接处出现松动,也可能导致两组光纤转接头连接处出现松动,无法在光纤线被突然拉动时,对光纤线受到的力进行缓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变换式光纤跳线转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变换式光纤跳线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输出头,所述转接头本体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收纳凹槽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凸块,两组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套设有转换头,所述转换头外侧的一侧设置有三组卡块,所述转接头本体远离输出头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转接头本体远离输出头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触头,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转接头本体远离输出头一侧中间位置处的边缘处设置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环形框、环形橡胶圈和卡板,所述环形框位于转接头本体远离输出头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橡胶圈,所述环形框的内侧设置有三组卡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架、内螺纹套管、滑片、支撑架、外螺纹套管、通槽、支撑辊、弹簧和匚型框,所述安装架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转接头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架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套管,所述外螺纹套管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滑片,所述外螺纹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多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通槽,两组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匚型框,所述匚型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辊,所述匚型框的底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收纳凹槽内部两端靠近接触头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所述防护板材质为金属铁。
优选的,所述滑片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外螺纹套管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T型滑槽,且T型滑块和T型滑槽滑动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