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0058.3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影;郭思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79/08;C08K13/06;C08K9/10;C08K3/22;C08K7/26;C08K7/14;C08K7/10;C08K7/04;C08K3/04;C08J9/00;B29C44/12;E04B1/8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改性 聚氨酯 泡沫 隔热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氨酯泡沫芯和至少一个隔热包,所述隔热包设置于聚氨酯泡沫芯内部,聚氨酯泡沫包裹着隔热包,隔热包在所述隔热板中的体积比为10%-90%,优选30-70%;
隔热包包括由具有阻气作用的阻隔薄膜围成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填充有隔热材料和至少一个吸气包,所述隔热材料包括1-60wt%气凝胶和40-99wt%无机纤维,优选15-60wt%气凝胶和40-85wt%无机纤维,或者25-60wt%气凝胶和40-75wt%无机纤维;
所述吸气包内填充有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钙,吸气包的设置量根据隔热包的面积确定,控制吸气包≤5g/m2;
所述隔热包的导热系数为0.001-0.010w/m.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薄膜为铝箔复合膜,优选玻纤布/AL/PET/CPE复合膜或者玻纤布/AL/PET/NY/CPE复合膜;
所述吸气包的外包体材质为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的材料,优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优选Tyvek杜邦纸;金属氧化物填充在外包体内;
所述金属氧化物还包括铜氧化物、铈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比为98-99.5%,余量为铜氧化物和/或铈氧化物,铜氧化物、铈氧化物以任意比例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凝胶、无机纤维和吸气包密封在隔热包的外壳体中,且外壳体内抽真空密封以提高隔热效果;
优选所述聚氨酯泡沫芯外复合有装饰面,优选所述装饰面为膜、涂布纸、无纺布、铝膜压饰面或不锈钢框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凝胶选自有机气凝胶、聚酰亚胺气凝胶或聚氨酯气凝胶,优选二氧化硅气凝胶;
所述无机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聚氨酯泡沫芯含有阻燃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材料还包括黑色材料,所述黑色材料为炭黑、氧化铁、五氧化三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黑色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360m2/g,优选70-150m2/g;
黑色材料在隔热材料中的质量比为0%-10%,优选2-8%或3-5%;
黑色材料的平均粒度≤1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还包括其它材料,所述其它材料选自膨胀珍珠岩、沉淀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或氢氧化镁;
所述隔热包或吸气包为长方体形、立方体形、球形或圆柱体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0.6cm-10cm,隔热包厚度为0.49-0.98cm,导热系数≤0.015w/m.k,火焰蔓延指数≤30,烟雾指数≤300。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气凝胶改性聚氨酯泡沫隔热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隔热包:将隔热材料和吸气包密封在阻隔薄膜内制得隔热包;
2)将隔热包放置在隔热板制备模具中;
3)将聚氨酯液体泡沫倾倒进隔热板制备模具中,且确保隔热包完全被泡沫材料包裹;
4)让泡沫材料硬化定型形成最终产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液体泡沫中含有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卤素阻燃剂或非卤素阻燃剂,优选磷酸三酯,羟乙基膦酸二乙酯,磷酸三乙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氧化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对隔热板进行装饰,所述装饰包括在表面涂颜色、在表面复合装饰面,优选所述装饰面为膜、涂布纸、无纺布、铝膜压饰面或不锈钢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00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T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晶圆研磨装置及其研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