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8726.9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0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王楠;安坤;李娜;王朝亮;李磊;裘华东;沈百强;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高艳红 |
地址: | 10005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流 解码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降低编解码速率。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将待传输数据流划分为g个原始数据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依次获取编码向量,并基于获取到的编码向量对g个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且将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包和对应的编码向量发送给接收端,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编码向量包括一个中心元素、w个随机元素和g‑1‑w个剩余元素,且编码向量包括有位置标识符;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依次获取编码向量,并基于获取到的编码向量对g个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且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包和对应的编码向量发送给接收端,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住宅负荷、分布式电源以及充电桩等需求响应终端参与需求响应调度时,由于需求响应终端的数量庞大且分布广,一般需求响应终端可以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通过基站接入电力通信网。
然而,现有需求响应终端与基站之间传输数据流时的编解码速率较低,无法满足一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交互业务的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分阶段进行编码,可以使得接收端在接收编码数据包时对编码数据包进行部分解码,从而可以降低编解码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将待传输数据流划分为g个原始数据包;g为正整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依次获取编码向量,并基于获取到的编码向量对g个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且将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包和对应的编码向量发送给接收端,直至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编码向量包括一个中心元素、w个随机元素和g-1-w个剩余元素,且编码向量包括有位置标识符,位置标识符用于表示中心元素在编码向量中的位置;中心元素的数值为第一预设数值,剩余元素的数值为第二预设数值;第一预设条件为接收端接收到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且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对应的位置标识符均为预设标识符;w为整数,且w∈[0,g);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依次获取编码向量,并基于获取到的编码向量对g个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且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包和对应的编码向量发送给接收端,直至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为接收端接收到g个第二编码数据包,且g个第二编码数据包的位置标识符均不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的编码向量中包括有一个中心元素,且中心元素带有用于表示其在编码向量中位置的位置标识符。发送端在划分得到原始数据包后,分两个阶段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在第一阶段中,采用位置标识符均为预设标识符的编码向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直至接收端接收到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在第二阶段中,基于获取的编码向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编码,直至接收端接收到g个第二编码数据包。由于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的位置标识符均为预设标识符,也即是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对应的编码向量的中心元素的位置相同,且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对应的编码向量中随机元素的个数为w,所以,接收端可以基于接收到的w+1个第一编码数据包对编码数据包进行部分解码。这样,接收端在接收g个第二编码数据包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阶段已经进行了部分解码,所以第二阶段的解码复杂度大幅度降低。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分阶段进行编码,且在编码向量中添加带有位置标识符的中心元素,可以使得接收端先对编码数据包进行部分解码,从而可以降低整体的解码复杂度,提高解码速率,进而可以满足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交互业务的通信需求。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依次获取编码向量”可以包括:
步骤A1:确定当前标识符;当前标识符为上一次获取的编码向量的位置标识符的下一位标识符;
步骤A2:基于当前标识符和当前丢包率获取s个编码向量;s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柔性光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擦手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