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8225.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健;陶常冰;魏杰;田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6;A61M5/14;A61B5/15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雁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止 导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相互套接的上壳体和底座,上壳体和底座内开设有连通的腔体;腔体内设有防逆流阀,防逆流阀外径与腔体内壁相适配设置,防逆流阀将腔体分隔成两部分,防逆流阀底部设有切缝;防逆流阀包括防逆流阀筒,防逆流阀筒为薄壁筒状结构,防逆流阀筒底部设有防逆流阀底,防逆流阀底的底部设有切缝;防逆流阀筒内套装有分隔筒,分隔筒侧面开设形变孔。本发明输液结束后能有效防止管体内血液回流,造成堵管,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管是建立外界与体内血液循环之间重要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导管通常包括多个种类:如外周静脉导管,医学上也称为PVC;中心静脉导管,医学上也称为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医学上也称为PICC;输液港,医学上也称为PORT。
导管通常由体内管体和体外的连接件组成。连接件用于连接体外的输注器具。在输液结束分离输注器具和连接件的时候,管体内通常会产生血液回流,目前对于防止血液回流的措施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为防止血液回流,也就是防止回血,需要医务人员采用正压封管。正压封管对医务人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连续熟练操作,一旦操作延迟或者操作失误,就容易出现管体内血液倒流,凝固堵塞导管,影响治疗效果并造成患者情绪不安,甚至需要重新置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输液结束后能有效防止管体内血液回流,造成堵管,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上壳体和底座,上壳体和底座内开设有连通的腔体;
腔体内设有防逆流阀,防逆流阀外径与腔体内壁相适配设置,防逆流阀将腔体分隔成两部分,防逆流阀底部设有切缝;
防逆流阀包括防逆流阀筒,防逆流阀筒为薄壁筒状结构,防逆流阀筒底部设有防逆流阀底,防逆流阀底的底部设有切缝;
防逆流阀筒内套装有分隔筒,分隔筒侧面开设形变孔。
优选地,防逆流阀将腔体从上壳体到底座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压力大于第二腔体压力的压力差大于ΔP1时,防逆流阀的切缝处外扩,切缝向第二腔体张开,液体由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流动;
第一腔体压力大于第二腔体压力的压力差小于ΔP1时,防逆流阀的切缝保持闭合;
第一腔体压力小于第二腔体压力的压力差大于ΔP2时,防逆流阀的切缝处内凹,切缝向第一腔体张开,液体由第二腔体向第一腔体流动;
第一腔体压力小于第二腔体压力的压力差小于ΔP2时,防逆流阀的切缝保持闭合。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底座连通人体连接的体内导管,上壳体连接输注器具。
正常输液时:
上壳体连接输注器具,底座连通体内导管。第一腔体压力大于第二腔体压力差ΔP1时,第一腔体压力即输注压力;第二腔体压力即体内导管血压差ΔP1;所述防逆流阀在切缝处外扩,并导致切缝向体内导管方向打开,液体由第一腔体向第二腔体方向流动,实现液体从输注器具经上壳体、底座向体内导管的流动。
采集血液样本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针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锯痕样式的卧式锯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