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2D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7577.4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丽;张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6;H04W40/04;H04W40/24;H04W84/18;H04B7/155;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曹月明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2d 通信 扩大 海上 范围 网络 架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2D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包括:卫星,用于为整个海域提供有时间间隔的窄带信号覆盖;微基站,部署在移动平台或固定平台上,微基站在所述卫星或者宏基站的管理下,覆盖一设定面积的用户设备;宏基站在通信范围内可为空中设备和海上平台提供信息回传服务;空中设备部署微基站,与所述卫星和宏基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沿着预定轨迹飞行,与海上平台建立D2D通信链路,对海上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及时增加部署;海上平台部署微基站,微基站之间或是与空中设备建立D2D通信链路增强覆盖,其中,所述微基站间D2D通信包括对附近邻居的检测、协同空中设备动态目标追踪的组网,以及对无线电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2D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域无缝宽带覆盖的需求愈发迫切。智慧海洋、海上运输等离不开信息传输,因此可靠、高效的海上通信对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乃至实现海洋强国至关重要。传统海洋通信系统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系统、海洋卫星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综合上述3种网络优点的集成海洋通信系统。海上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中远距离覆盖,但数据传输速率低且通信距离受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陆地蜂窝网络的沿伸,数据传输速率相对提升但覆盖的海域范围有限;海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海域全覆盖,但成本极高。加之海洋通信环境恶劣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的缺乏,上述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海洋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对通信的需求,束缚了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海上覆盖范围,为海上用户提供高速率、低成本的信息服务,无线自组网技术以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通信,Yau等人提出连接各类船舶、浮标和信标等建立海上无线多跳网络,提供无线宽带服务,但通信链路易中断,信息传输不稳定。为了保证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增强海上通信覆盖,Guan等人提出将基站部署在移动平台,利用塔载基站构建多跳视线链路,连接海上网络与地面网络,进一步为海上用户提供广域无缝的网络信息覆盖。Wang等人亦利用可部署的基站,在岸上基站或船基无法覆盖的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动态覆盖,以增强海上通覆盖面及通信质量。现阶段提出的扩大海上通信的体系架构,大多利用空天地海混合网络来增强海上覆盖,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海上通信环境复杂,目前研究仍存在网络拓扑结构的高动态性、部分覆盖薄弱以及缺乏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2D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旨在通过邻居节点发现方法及合理的节点组网算法,以应对用户分布不均匀和高移动性;并设计了相应的资源管理方案以提升资源利用率。该架构在传统海洋通信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为用户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实现用户设备之间高效的信息交互,进一步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吞吐量、扩大海洋通信的覆盖面积及通信带宽,改善海洋用户的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2D通信的扩大海上通信范围的网络架构,包括:
卫星,用于为整个海域提供有时间间隔的窄带信号覆盖;
宏基站,包括部署在岸上的岸上宏基站或海上的海上宏基站,覆盖一设定范围内的海域,为覆盖范围内的设备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其中,岸上宏基站,为近海海域内覆盖的设备提供通信服务,海上宏基站,为海上覆盖范围内的设备提供通信服务;所述宏基站与卫星、空中设备、海上平台进行通信,为空中设备和海上平台提供信息回传服务,以及对微基站进行管理和调度;
空中设备,用于部署微基站,沿着预定轨迹飞行,与海上平台建立D2D 通信链路,对海上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及时增加部署;
海上平台,用于部署微基站,微基站之间或是与空中设备建立D2D通信链路增强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