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47174.X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姜彦南;黄夏琳;梅立荣;王娇;曹卫平;陆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to 宽带 高效 吸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包括第一PET膜、第一ITO电阻膜、第二PET膜、第二ITO电阻膜,第一ITO电阻膜设置于第一PET膜的顶部,第二ITO电阻膜设置于第二PET膜的底部,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之间具有空气介质层。本发明利用ITO‑PET设计出超宽带高效率的吸波器,并且实现透光性能,若将空气介质层替换成其他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英玻璃等,将扩大该吸波器的应用领域,在未来隐身武器的透明观察窗和透明射频识别装置方面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
背景技术
几十年来,电磁(EM)波在微波光谱中的吸收一直是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课题,利用超材料设计吸波器可应用于多个场景,如雷达横截面减少、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无线通信、成像设备等。传统的吸波器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旨在解决传统的吸波器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包括第一PET膜、第一ITO电阻膜、第二PET膜和第二ITO电阻膜,所述第一ITO电阻膜设置于所述第一PET膜的顶部,所述第二ITO电阻膜设置于所述第二PET膜的底部,所述第一PET膜和所述第二PET膜之间具有空气介质层。
其中,所述第一PET膜和所述第二PET膜的介电常数均为3.2,损耗角正切均为0.003。
其中,所述第一PET膜厚度为0.35mm,所述第二PET膜厚度为0.85mm,二者间隔8mm。
其中,所述第一ITO阻值为30Ω/sq,所述第二ITO膜阻值为15Ω/sq。
其中,所述第一ITO电阻膜包括中心贴片和四个贴片单元,所述中心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ITO电阻膜的顶部,每个所述贴片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单元的侧面贴合,且均位于所述第一ITO电阻膜的顶部,四个所述贴片单元围绕所述中心贴片对称分布。
其中,每个所述贴片单元包括第一贴片、两个第二贴片、三个第三贴片,所述第一贴片设置于所述中心贴片的侧面,每个所述第二贴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片的侧面贴合,并位于第一贴片和所述中心贴片中间,每个所述第三贴片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贴片的侧面贴合,并位于所述第一贴片和所述中心贴片中间,两个所述第二贴片沿着所述第一贴片的侧面排列,三个所述第三贴片沿着所述中心贴片的侧面排列,且两个所述第二贴片与三个所述第三贴片交叉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最终优化的所述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在3.7GHz到8.7GHz的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S11低于-15dB,而传输系数S21低于-25dB。在3.7GHz到8.7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收率达97%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波垂直入射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时的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的变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的吸收效率随频率变化的示意图。
1-第一PET膜、2-第一ITO电阻膜、3-第二PET膜、4-第二ITO电阻膜、5-中心贴片、6-贴片单元、7-第一贴片、8-第二贴片、9-第三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川芎嗪查尔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插电式智能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