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6836.1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倪荣军;周江宁;舒愉棉;罗鹏昊;李涛;马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郑勇力;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脑部 定位 方法 | ||
1.一种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义树鼩颅骨表面的前囟或后囟点为坐标原点,获取以前囟-后囟坐标系统为参照的树鼩脑部的全脑MRI图谱;
所述前囟-后囟坐标系统包括:前囟、后囟、门齿杆和耳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步骤2,利用步骤1得到的全脑MRI图谱,对树鼩脑染色图谱进行坐标校正,得到目标核团的三维坐标;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三维坐标对树鼩实验动物脑部的目标核团进行导航或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前囟-后囟坐标系统包括:
首先初始化脑立体定位仪,使得门齿杆高度和耳杆高度相同,再将树鼩头部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使前囟和后囟的高度相同,此时门齿杆高度为5.01±0.01毫米,前囟和后囟的水平距离为9.00±0.12毫米,耳间线所在垂直面与前囟间的距离为7.65±0.11毫米,耳间线所在水平面与后囟间的距离为12.77±0.09毫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获取以前囟-后囟坐标系统为参照的树鼩脑部的全脑MRI图谱的方法为:用注射针在树鼩大脑内标记参考针道后采集树鼩脑部的全脑MRI图谱,所述参考针道的位置和方向根据所述前囟-后囟坐标系统获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针道的数量为4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全脑MRI图谱为连续的垂直冠状面图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坐标校正的具体操作为利用边缘、脑白质纤维束、脑室和小脑作为参考,将所述全脑MRI图谱和所述脑染色图谱,根据所述全脑MRI图谱测算目标核团的三维坐标。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目标核团为纹状体,所述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和伏核;
所述尾核的三维坐标为:距离前囟垂直面0.50毫米,距离大脑半球中央矢状面-2.60毫米,距离前囟水平面-3.65毫米;
所述壳核的三维坐标为:距离前囟垂直面0.50毫米,距离大脑半球中央矢状面-4.40毫米,距离前囟水平面-5.60毫米;
所述伏核的三维坐标为:距离前囟垂直面2.20毫米,距离大脑半球中央矢状面-1.90毫米,距离前囟水平面-7.50毫米。
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树鼩脑部核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鼩为体重100~170克、年龄6~15月龄的成年树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8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用复合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