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6345.7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3/06;B23Q7/02;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8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具加 工用 生产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包括驱动件一、工作台、转动盘、多个承接座和多个加工设备,所述驱动件一驱动转动盘在工作台上进行转动,多个加工设备依次分布在转动盘的外侧并将转动盘包围在内,所述承接座设置在转动盘上并用来放置以及定位钎具,所述承接座的数量比加工设备的数量多出至少一个,当转动盘转动至加工设备分别有对应的承接座后,这些与加工设备对应的承接座称为加工座,剩下没有对应加工设备的承接座称为过渡座,若干过渡座相互相邻设置,所述加工设备用来对对应加工座上钎具的工作端进行加工孔的加工,不同加工设备分别进行不同加工孔的加工。通过多个加工设备同时对多个钎具进行加工,能够提高钎具钻孔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钎具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钎具是一种凿岩孔用的作业工具。
相关技术的钎具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端11和裤体12,裤体12呈圆柱状设置,裤体1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工作端11上,工作端11的圆周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三个凹陷部111,裤体12远离工作端11的一端开设有进水腔121,进水腔121延伸至工作端11。其中两个凹陷部111表面上开设有与进水腔121连通的若干排粉孔133,工作端11端面上开设有与进水腔121连通的出水孔131,工作端11表面上开设有供导柱插入的若干齿孔132。齿孔132、出水孔131以及排粉孔133共同称为加工孔13,其中仅有一个凹陷部111上没有分布加工孔13。
对上述的钎具进行加工,将已经开设有进水腔的钎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使用三爪卡盘夹紧裤体,然后使用机械加工手对工作端不同方向进行钻孔加工,以实现多个加工孔的加工。
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需要开设的加工孔数量比较多,每加工一个钎具的加工时间也会比较长,导致作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钎具钻孔的作业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钎具加工用生产设备,包括驱动件一、工作台、转动盘、多个承接座和多个加工设备,所述驱动件一驱动转动盘在工作台上进行转动,所述加工设备设置在工作台上,多个加工设备依次分布在转动盘的外侧并将转动盘包围在内,所述承接座设置在转动盘上并用来放置以及定位钎具,所述承接座的数量比加工设备的数量多出至少一个,当转动盘转动至加工设备分别有对应的承接座后,这些与加工设备对应的承接座称为加工座,剩下没有对应加工设备的承接座称为过渡座,若干过渡座相互相邻设置,所述加工设备用来对对应加工座上钎具的工作端进行加工孔的加工,不同加工设备分别进行不同加工孔的加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钎具放置在承接座上,然后驱动件一驱动转动盘进行转动,使得钎具转动至不同的加工设备,随着转动盘的转动,不同的加工设备依次对钎具进行不同位置加工孔的加工,操作人员需要不断将过渡座上加工后的钎具取下,然后放置新的需要加工的钎具,通过多个加工设备同时对多个钎具进行加工,能够提高钎具钻孔的作业效率。
优选的,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喷液管、驱动件二和打孔头,所述喷液管用于对对应钎具喷淋切削液,所述驱动件二驱动打孔头进行转动以及移动,所述打孔头用来对对应钎具的工作端进行加工孔的加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设备用来对钎具进行钻孔加工,同时在钻孔的过程中,切削液始终喷淋在钎具上,把切削热从打孔头和钎具处带走,从而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同时对打孔头进行润滑,降低钻孔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承接座包括固定在转动盘上的底盘和定位块,所述底盘顶面开设有供裤体放置的放置孔,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底盘上,所述定位块的一侧侧面上设有与凹陷部匹配的凸块,当钎具放置在底盘上时,所述凸块用于抵接在对应钎具没有分布加工孔的一侧凹陷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